想想自己活了快40年,大学也念了,念的还是文科。当初,鲁郭茅巴老曹、金梁古温黄的代表作我也看了些篇章,虽然没有读全,起码也知道一二,拿起笔来,东拉西扯总还能折腾点东西出来。现在倒好,只会对着屏幕发呆,手指头不知道按什么,字也打不利索,我很惶恐。
我不知道是不是短视频刷多了,整个人就会变呆,不会思考,只会刷刷刷。还有微信的短消息,叮叮叮地弹出来,惹人心烦。我很纳闷,为什么单位规定看到信息,必须立马回收到。
想一想自己好久好久没有认认真真地看书了。不是不想翻,真的是拿起书没看几行字,要么想倒杯水喝,要么打开电脑听听歌,要么就看手机有没有信息。
文章是不想再写了,真的写不出什么文章来。流水线的日记看能不能记起来?我之前看过止庵回忆他母亲《惜别》那本书,书中说人总要留下一点什么,总要给后代留一点痕迹。止庵妈妈过世后,止庵说翻起他妈妈写的日记,仿佛看到妈妈在眼前闪过一幕一幕。记得当沈从文去世后,他的夫人认真整理他的文稿,对记者说:她不了解沈从文。我也看过n年前某涯论坛人设崩塌的范姓作家写的一篇后记,里面记叙他妈妈生病去世的全过程,比较感人。
哎,我现在脑子浆糊了,人名记不住,情节全忘记,只记得当时的情绪,看完很感动。算了,不去想了,想来想去头都炸了。我记流水账只想流下一点印记。某天当自己离去的时候,如果有,曾经熟悉我的人,偶尔看到我这些唠叨,能够回想起以前发生的点滴,那证明我在这世上曾来过,对吧?我可不想像小鸟,虽然曾经翱翔在天空,可飞来飞去,天空没有留下一丝丝痕迹。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这辈子看来是没指望了。不过文字总还是可以的,哪怕是垃圾,敝帚自珍总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