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上,宝马开展限量送冰淇淋的活动,宝马展台上两位国人员工,不给国人顾客冰淇淋,但给外国顾客冰淇淋,引起轩然大波。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国内品牌身上,可能不会引起太多关注,但发生在国外知名品牌身上,激起了许多国人的情绪。
宝马冰淇淋事件本质上是国人差异化看待自己人和外国人。不说宝马员工,就我自己而言,面对外国陌生人,我也会表现得更友善和耐心。比如我十几年前读书期间,去广交会帮我父亲的公司做翻译,对外国客户的态度确实更好,对商务范儿十足的欧美人士,尤其要好。再比如我去新光天地的奢侈品店逛,也会反过来遭遇差异化对待,一些店员似乎看穿了我买不起,对我的态度既敷衍又嫌弃。
我们的这种差异化态度,是为了顾及外国人对我国的印象分吗?坦白讲未必,可能源于自己潜意识里的自卑感,以及根深蒂固的崇洋心理。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崇洋心理呢?应该和我成长的环境有关,大人们说小孩可爱叫洋娃娃,说好看叫洋气,说进口就是品质好,课本里主旋律是我们同甘共苦,他们奢靡之风。直到近几年才宣传国货之光,但我国依然是进口奢侈品消费排名前列的国家。
宝马冰淇淋事件能持续上热搜,其实也是一种我们自卑的表现,我们太希望受到平等对待了,太希望得到外国人的认可了,太喜欢看外国人夸我们的短视频了。
随着国内品牌的强势崛起,和经济的长周期向好趋势,未来年轻人的崇洋心理肯定会弱化,但老一辈是不容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