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七,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作为大实验的一名老师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课程整合大军,今天一天收获满满。
上午陈新忠教授做了大单元整体学习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关于大单元学习自己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在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各个文本的语篇类型,语篇内容,语篇主题,以及语篇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围绕单元主题整合单元内容。有一点自己也感触很深,那就是在进行单元间的整合时逻辑不唯一,我们不必拘泥于专家的逻辑,可以构建自己的逻辑、适合学生的逻辑,在基于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抓住意义,围绕学科大概念,按照合适的逻辑进行重新编排,而不是千篇一侓,固定模式。
而在单元目标的制定方面,要把握语篇间的关联,从整合性的角度立足于立德树人,依据学情和课标,合理制定每个单元的单元目标。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认知、内化、迁移、提升,由浅入深进行制定。而不同单元的单元目标设计也是不一样的,不需要一定要拘泥于几条,而是真正明确让学生掌握什么。
上午的报告陈老师提炼原则又解读具体的案例,受益匪浅。下午与搭档进行了M7 My past life 这一单元的实操练习,我们重点研究了单元概述、课标要求、单元目标、情境任务、学习阶段课时划分等一个单元最核心的部分,为下一步整体认知、探究、迁移提升、重构过关打好基础。但在实操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比如对于整体认知部分的学习活动设计依然不明确,以及学习活动的设计如何做到循序渐进同时体现文本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把握学情,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同时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融入生活情境,如何打破固化的思维进行创新性设计等。
对于今天遇到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下一步的规划,明天继续向前辈取经,明确整体认知部分的设计标准,融合其他老师的方法进行学程的创新性设计,最重要的是自己继续认真研读课程、课标,把握单元学时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单元目标,把握核心素养,设计又简单又好用,又能助力学生学习的大单元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