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医案 盛隽卿,天津锅店街老德记西药房理事,年五旬,得噎膈证。处境恒多不顺,且又秉性褊急,易动肝火,遂得斯证。 得病之初,间觉饮食有不顺时,后则常常如此,始延医为调治。服药半年,更医十余人皆无效验,转觉病势增剧。人劝其求愚为之诊治。其六脉细微无力,强食饼干少许,必嚼成稀糜方能下咽,咽时偶觉龃龉即作呕吐,带出痰涎若干。惟饮粳米所煮稠汤尚无阻碍,其大便燥结如羊矢,不易下行。
盛隽卿,天津锅店街老德记西药房理事,年五旬,得噎膈证――一般情况,张老诊断为噎隔证。
处境恒多不顺,且又秉性褊急,易动肝火,遂得斯证――病因
得病之初,间觉饮食有不顺时,后则常常如此,始延医为调治――病初时未治,渐重之时始医。
服药半年,更医十余人皆无效验,转觉病势增剧――病程长,疗效不佳,病重。
其六脉细微无力――主虚证(气虚血少)。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强食饼干少许,必嚼成稀糜方能下咽,咽时偶觉龃龉即作呕吐,带出痰涎若干――失治误治之后,导致肾功能极度低下、久病必虚,气虚则生痰。本来胃中浊气过多,进食后又消耗清气,浊气就更多,故咽时作呕吐。
惟饮粳米所煮稠汤尚无阻碍――稠汤性质温和尚能饮食
其大便燥结如羊矢,不易下行――肠道中津液亏少,脾虚不运所致
分析:病人易动肝火,刺激肝功能而增强疏泄,浊气冲击过强,肝木克脾胃之土,脾虚致津液布散失常,肠道中津液亏少,故大便燥如羊矢;胃中浊气过多,肺排浊气,重者出现呕吐。失治之后,一则肾功能低下,二则久病必虚,气虚则生痰,故带出痰涎若干。
治法:滋阴润燥、祛痰湿、理气、健脾、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