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友们又去钓鱼了。我有事,又没去。在群里看到他们钓上了久违的大𫚕鱼。最近一直没跟着组织去钓鱼,他们也不再主动叫我了。希望下周能去。
今天要去机场接弟弟。他很快就要开学报到了。开学前可以带他去钓鱼。
这几天闲下来可以听些博客,听到了讲王阳明的。对于王阳明的一件事记得特别清楚,就是他爸问他以后想干什么(特别正常的一个问题),他说想要当圣人。这个回答被父亲贴上了“叛逆”的标签。在当时所谓的儒家观念里,直接地表达自己所想,似乎就是大逆不道。王阳明这么个随心的人,后来真的成为了“圣人”。想要成为圣人,先要学会做自己。这些是后话了。
后面一件事就很好玩了,也很有启发。王阳明想要践行圣人(朱熹)的“格物致知”。于是他去院子里,去“格”竹子;选择竹子,可能是觉得,竹子像君子一样中空外直,不蔓不枝。他像个苦行僧一般,怀着虔诚的心,对着竹子“格”了三天;不好好吃饭,下雨了也一动不动地“格”。最后感冒了。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仅从字面上看,都个挺科学的东西。为什么在后来的儒教里,成了个腐朽的东西?腐朽的不是这个道理,而是人。科学家们践行的,不就是格物致知么?通过细致入微地,系统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得到宝贵的知识。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弗洛里发现青霉素,“中本聪”提出区块链,都是格物致知。
儒教,似乎更重视“格物”这个过程,而曲解了“致知”的结果。得到的结果都是道德评判,如杜鹃鸟不孝,所以冬天会被冻僵,而叫得特别凄惨;又如湘妃竹的斑点是湘妃的泪(美是很美,可以用来表达浪漫,但是不应该被当作真理)。用人类的道德评价去审视自然界,经不起推敲啊。
所以,现在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是深入地观察学习,而得出天地运转的科学逻辑,而不是道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