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两个周的暑期学术营转眼就结束了,尽管当时有疲累,有不适应,有想要回国,有大吐苦水的时候,但在浦东机场落地的那一刹那,更多的是恍然,遥望剑桥,已远隔千山万水了啊。。。回首当时那些哭的笑的瞬间,都被度了光一般,沉淀为弥足珍贵的记忆。
不经意间走过的那条路是徐志摩曾在那里创作的地方;晚饭后散步的“三一学院”原来最能代表剑桥自由之精神,历史之悠久,门口那棵苹果树原来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功臣”;撑船途中遇到的那只“虫子”钟,却是两百多位工程师花了五年时间制造的;而谁又知道,发现DNA的老鹰酒吧里,同样有着二战的印记;课堂上被惊喜印证的关于打喷嚏会有人说“God bless you.”亦是基督文化的渗透。一座座庄严肃穆的教堂,一栋栋古朴典雅的建筑,都在诉说着剑桥的人文,剑桥的历史,剑桥的精神,剑桥的灵魂。西装革履的餐厅waiter和精神矍铄的porter,举手投足间尽显绅士风度。
“剑桥三部曲”
听说在剑桥,有三件事不做,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学生,第一是撑船,第二是formal dinner,正式晚宴,第三是泡吧。我们这些短暂驻留的剑桥游学者,被亲切地称作“准校友”,自然是要体验一番这剑桥学生必为的三件事。
“剑桥三部曲”之一,punting
还记得正式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高中时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也是在这首诗里了解到了撑船这项运动。在欣赏诗文的间歇,语文老师唾沫横飞地大谈徐志摩与陆小曼、林徽因,又有金岳霖、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情感纠葛,当时只觉他把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讲出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偷笑了一整节课。真的身处其景其境的时候,对徐志摩的离愁别绪和柔情万种便多了些理解。康河穿剑桥郡而过,而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四处散落在剑桥郡,康河如一条丝带,连接起整个剑桥,撑船便是在康河里进行。大概也是才子佳人对美好事物乃至世间万物更添了一份细腻柔软的触感,才平添了多许风流往事。
但我们当天的泛舟却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英国人见面谈论天气是有其独特的客观因素的,更甚于上海的多雨,英国的天气可谓是瞬息万变,说是百万变都不为过,前0.01秒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后0.01秒狂风骤雨便倾盆而来,(“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剑桥对我们真是爱得深沉,热烈)摘掉墨镜,撑起雨伞,雨又骤停。。。如此循环往复,如电脑操控一般自由切换,总是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撑船那天,我们来不及感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河面便被砸下来的雨点戳得千疮百孔,一点都不温柔,我们撑着伞也被淋成了落汤鸡,鸭子跟在我们船前船后,似乎想要跟我们比赛。撑船小哥被淋得看不清方向,我们不得不在桥洞下避雨,那场面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听说当年徐志摩都是约林徽因一起去撑船,林徽因坐在船头,徐志摩把船撑到桥洞下,两个人谈天说地,好不惬意。。。气不过我们只能说徐志摩“渣男”,但这样的撑船经历,也真的是惊险刺激,终生难忘。
剑桥三部曲之二,formal dinner
最能体现剑桥百年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便是各个学院的formal。老师和学生们着正式西装或晚礼服,身披黑色长袍(只有考入剑桥的学生才有黑色长袍,人手一件)坐在长桌前用餐,桌上摆放全套英式餐具,总共三道菜,每人只能吃自己左手边的食物,餐前全体起立由老师用拉丁文进行祷告,整个场景严肃庄重,但落座后可以随意交谈。我们也都按要求带了着装,只是没有黑色长袍,supervisor笑说,你们可以努力学习,拥有一件长袍,看得出来,黑色长袍是和校园卡一样代表剑桥学生身份的一件物品,他们都为能拥有这样一件黑色长袍而骄傲。
我一直觉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方式方法不必拘泥于课堂,在formal dinner这样正式的休闲氛围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老师学生们一起探讨。生活中的一些感触,大家彼此分享,既能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又增进彼此的了解。因为在课堂上,大家大多在交流学问,课下正经聊某个话题,深入交流思想的机会不多,formal dinner这样的活动,很好地弥补了这种缺憾,真的是一场思想碰撞,娱乐与学术并存的饕餮盛宴。
剑桥三部曲之三,泡吧
剑桥的bar文化我觉得是剑桥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剑桥郡上随处可见的酒吧外,各个学院也有自己的小酒吧或者可以喝酒的店。在剑桥,有三种可以喝酒的地方。第一种是club(俱乐部),可以跳舞,可以喝酒的地方,但环境比较嘈杂,剑桥郡也不多;第二种是bar,纯粹的喝酒、聊天的地方;第三种是pub(酒馆),可以吃饭、喝酒、聊天的地方,是大家去的最多的地方。我们去的老鹰酒吧就是第三种,“eagle pub”,是两位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因此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当然,因为酒馆热闹而轻松的氛围,原本来酒馆吃饭、喝酒的剑桥郡的人就比较多,老鹰酒馆尤为受欢迎。
我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听身边人聊天,远远观察不认识的人的表情,就在我东张西望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了屋顶各种奇奇怪怪的文字和符号。这是二战时期,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战士们留下来的,好多是他们的绝笔。英国和德国二战期间曾达成约定,德国不轰炸英国的剑桥和牛津,英国也不轰炸德国的哥廷根和海德堡,以保留人类的智慧,所以英国把空军基地建在了剑桥。看到这些读不懂的文字、符号,思绪仿佛一下穿越回百年之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岁月,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说不出的感动油然而生。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是战士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只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家人”,也真的感谢英国和德国这个智慧的约定,让剑桥数百年的智慧得以流传,知识没有中断。我不对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做过多的评价,但从炮火中一路走来,发展为今天浸透了绅士风度的国度,是真的让人欣赏的,而剑桥留存下来的智慧更是人类的福音。
学术“三部曲”
我们在剑桥的课程分为supervision, workshop, lecture三大块。Supervision是我们和supervisor一起做任务,workshop是专业课之外的礼仪文化培训和技巧介绍,lecture是英国法律体系的课程。
学术“三部曲”之一,supervision
每一天上课之前,媛就在群里通知了当天的日程安排。第一天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我们就有一个一小时左右的Supervision,即在supervisor(类似国内的导生,是媛招聘的博士生助手)的带领下,分小组确定题目,形成课题,做presentation。Presentation是在游学的最后一天做展示,我们当时觉得还有两个周的时间呢,不必急于一时,后来才知道,时间并不宽裕,而且我们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第一次supervision上,我们确定了要展示的主题和leader。第二次supervision上定了报告的整体框架。接下来的整整两个周,除去上课时间和集体活动时间,大部分都在为此做准备。除了正式的supervision之外,我们平时下课时间,在餐厅碰面时间也会讨论一下问题,交流一下各自的进度,然后回去继续完善自己的那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在午饭时间在街头采访大家关于试管婴儿技术(我们小组的topic)的看法,有收集国内外关于试管婴儿的研究现状和实务状况,有做PPT过程中反复的删改和讨论,有对讲演稿的删减和改动,有对一个案子的反复探讨,有对我们讲演形式的否定肯定再到否定,到最后坚决地定了一个案例串讲的模式,娓娓道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分歧,和争吵,也想过放弃吧,简单完成PPT就好了,干嘛穿插这么多材料,干嘛要interesting,讲完就好了,时间有限,根本兼顾不了那么多。但还好,我们在最后一次supervision上,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我们的演练。尽管结果还是不错的,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我们收获了“革命友谊”,掌握了作报告的技巧和精髓,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目前国际上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立法研究有了深入的掌握。
学术“三部曲”之二,workshop
Workshop的课程涵盖了欧洲文化发展史,英国礼仪文化,谈判技巧,PPT技巧等方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英伦风,不一样的西式文化。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英国的餐桌礼仪,和在英剧里看到的一样,全套英式餐具,刀,叉,勺子,正襟危坐,背挺直,双臂放在桌子上。吃东西的时候,要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是低下头去就着餐盘吃,喝汤的时候,不要直接最短距离送到嘴边,要举起来,绕到餐具外侧往嘴边送。后来吃饭的时候尝试了一下,果然,英式高贵优雅自然流露。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真正的高贵优雅是藏于骨子里的礼貌文明和发自内心的尊重,心有所恃,而行有所止,英式文化由此可见一斑。
学术“三部曲”之三,lecture
Lecture的课程包括英国法律体系,英国法制史,合同法等方面的内容。英国是判例法国家,从程序僵化程度上,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二者调整领域不同,渊源不同,程序不同,救济方法也不同。从调整对象上,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家事法。家事法旨在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只有当家庭濒于解体时,家事法才发挥作用,而且涉及到行政法,民法的一些方面,更趋向于用非法律程序解决纠纷。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法律部门。合同法是一部尤为重要的法律,民事活动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合同法,但国内对合同法的重视程度不够,个人认为,应重视合同法的适用。
“寻梦,撑一只长篙 ”
也许每一个来到剑桥的学子,都有一份剑桥梦,一份关于康河的梦。剑桥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除了学生的优异之外,是与其教育方式分不开的。在剑桥,学生们总是玩得很嗨,学起来也很疯狂,学术自由,精神自由。在剑桥,有一年一度的“美臀大赛”,大家上传自己的臀部照片到主办方邮箱里,从中选出12名选手参加决赛,最终评出年度“最美屁股”。看到大家在教堂、教室等各种地方拍的“美臀照”,真的不得不惊叹剑桥的自由!
在剑桥,是不允许挂科的,挂科一门即退学,即便现在改革了,最多挂两门,但是没有补考制度的。剑桥一学年三个学期,前两个学期上课,第三个学期集中考试,所以期末突击,靠短期记忆突破考试的风险很大,必须要好好对待学业。感觉自己要挂科了,或者需要补课的,可以给督学发邮件,督学会请老师给补课。考完试觉得成绩不理想的,也可以在成绩公布之前发邮件,申请不公开姓名,以代码代替。学院会给每个同学配备导师,每周或每两周见一次面,负责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相当于家教,费用从各学院基金所得里出。这种家长式教育,虽然略严苛,但真的是在各个环节上,避免了学生不能成为各行精英的可能性。精神自由,学风严谨,就是大家心向往之的剑桥。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剑桥行已经结束,或许多年前关于留学剑桥的梦已经不能继续,过去的已经过去。但未来总是可期,在剑桥感受到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以后的征途中,做一个精神自由,对学问孜孜以求,对生活常怀赤子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