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早春,三月。
傍晚时分,一场大雨刚刚下过。
青石板路,老桥被冲刷得很干净。
延镇人民政府大门前蹿动着一个背影,正蹲在下水道旁,用铁钩捅着下水道入口处堆积的残积物。
滴答着的小雨打湿了些许头发,衬衫的一个角被扯了出来,耷拉在西装裤上。
用力一捅,残积物被疏通,大门前的积水全涌进了地下,豁然开朗。
男人站了起来,瘦瘦高高。
转身迈进屋檐下。
工作服外套丢在临时椅上。
坐下掏出了支烟,漫不经心地点上,叼在嘴里,懒散地盯着屋檐外面的天。
玻璃门被推开,脚步声渐近“哎檐哥你在这儿啊?还以为你下班回家了呢。”
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叫林阳。也是三个月前被江城总局下拨来延镇人民政府文化站的两个实习生之一,而另一个,就是坐在椅子上抽烟的男人:江起檐。
江起檐又看了眼天色:“在这眯会儿,就回了。”
江起檐比林阳大三岁,在总局时仅仅只是交过几次面点头之交的关系罢了。可自从被调到这儿,三个月的相处让两人的关系近了不少,林阳有事没事总喜欢拉着江起檐叫哥,说了很多交心的话。
林阳看了看江起檐,拉过把椅子坐下。叹了口气:
“害,要我说,咱文化站是真累,前脚刚从镇里帮财政所的把去年财政统计表统计好回来,不说事办成了,就是没办成,也得让我们休息休息是吧?可这上头又来新任务了:五月前文化站要出一档延镇文化习俗的纪录片。”
江起檐微坐起身,拿下烟摁灭丢进垃圾桶里,回过身侧头笑:“才过了三个月,就受不了了?”
林阳耷拉着肩膀:“檐哥,我觉得我当初的决定好像动摇了。我总以为来延镇是给百姓带来福音的,可是三个月了,总是忙忙碌碌,却什么忙也没帮上。感觉很迷茫。”
江起檐又点了支烟,深吸了一口,慢慢的说:“看事儿不能光看表面,你怎么知道你什么都没给他们带来?既然决定好了在这儿工作,就拿出你工作的态度来。”
林阳看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两人靠在玻璃门上抽着烟。
一支烟燃尽。
雨早就不下了。
江起檐一转身捞起西装外套,压在臂弯里,招招手腿迈了出去:“回去了。”
林阳看着他的背影:“你今天不骑车了?”
江起檐租的小公寓离政府不远,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他不理他,慢慢地走远了。
……
转过街角,青石板路还没干,看上去青幽幽的,他轻车熟路地在错综复杂的小巷里穿梭。
西装和古老的墙壁在夕阳下莫名的和谐。
三个月这条路也早已走熟悉。
再拐一个弯就到家了。
对面的巷子里飘来了一股醇厚浓郁的米酒香。
鬼使神差地他脚步迈向了那边。
巷子里还开着许多未打烊的小店:手工店的老板娘正在做手工;古玩店的大爷正在煮茶;咖啡店的轻音乐飘出了店门;一切都刚刚好。
慢慢走进巷子深处,终于找到了香味的发源地——居然是一家陶瓷店。
天快黑了,店内只亮了一盏暖黄吊灯,店门上也挂着两盏灯。有一块匾额端正地挂在正中间:时氏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