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前几天彭拜新闻发出一则报道,说的是在12月14日滴滴出行全员大会上,其CEO程维表示,今年员工年终奖力度比去年缩减一半,高管集体不拿年终奖,程维说:“今年下半年滴滴增大了对安全的投入,未来将在安全方面投入更多。”
一时间,舆论哗然。
现实是,今年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难熬的一年,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哪里都是寒冬,离开了这个平台,对很多人来说,又该去哪里呢?
或者说,还有哪家公司能有今天滴滴这般的名气、规模、保障及福利呢?
很多危机发生的时候,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一、
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我是公司被降薪一半的员工之一。
更不幸的是,我正好是在08年年初修完产假加入的那家公司,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原本打算拿笔年终奖回家过年,就那么背运,在那一年,恰好发生了金融危机。
这是我踏入职场以来,第一次体验到“危机”这两个字的份量。
08年年初,修完产假的我庆幸自己得到了一家制造业公司财务经理的任职机会,巧合的是,这家公司前任财务经理和我有过一面之缘,对我印象不错,他愿意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把业务教给我,一切妥当之后再走。
整个工作的交接异常顺利,我边学边做,有不懂的还能向前辈请教,一个多月之后,业务渐渐可以独立上手。
我私底下和他交换了想法,也想知道他离职的真正原因。
他告诉我,公司是90年代初创立的,前面的四五年是起步期,到了90年代末业务趋于稳定,00年左右开始有了大客户,03-06年业务进入了一个小高峰,每年的员工旅游、福利支出也多了起来,07年收入基本和06年持平。
他加入公司的时候,正好是在03年左右,也就是公司鼎盛时期,而从06年下半年开始,他通过数据察觉出,这家公司后面大约是要走下坡路了。
而他自己通过这几年当财务经理的积累,注册了一家财务咨询公司,自己的业务量也渐渐多了,他觉得是时候进行取舍,打算把主要精力放在咨询公司上了。
他说,这是他最后一份打工经历了,出了这个门,自己的打工生涯就算告一段落了。
“打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一天不再打工。”
这是他临走前,对我说的一句话。
二、
前任财务经理走后,我开始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
08年下半年,从公司财务收支情况来看,明显感觉有些入不敷出了:
有些客户生存告急,有家冰箱厂倒闭了无法抵债,公司派去业务员催款,最后对方就用几台冰箱抵债;供应商频频催款,甚至有的实行“先款后货”的发货政策;业务订单大量萎缩,06年年末花重金打造的流水线几近荒废......
公司资金告急。
而银行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有钱的时候跟着你后面借钱给你,没钱的时候各种限制,贷款额度一再缩减,甚至把公司产房和地都抵押上,才换来一点可怜的授信额度。
在这种局面下,公司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的政策。
所谓裁员,就是裁掉那些不创造收益的岗位或部门,将这些岗位或部门的工作分解给其他岗位或部门去做,这叫“加量不加价”;
所谓降薪,就是将留在公司的实在无法缩减的岗位人员待遇一律砍掉一半,并逐个谈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大家牺牲眼前利益换取公司活下来的契机,后面公司缓过来了自然会念及大伙儿的这份大义之举,一定不会亏待大家。
当时的工会主席更是带头表率,主动要求公司停买保险去领失业救济,并耐心给一线员工讲解社保知识,劝说大家在危机时刻效仿自己,给公司减轻负担,等等。
一时间,大家拧成一股绳,希望能共同扛过这次危机。
三、
在我看来,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
当时公司生产的是某种电子元器件产品,按照公司的研发技术和水平,无法胜任军工企业的产品要求,只能用在一般的家电产品上,而家电行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洗涤,导致利润非常微薄,连带我们这种家电企业的上游元器件企业自然也受波及,利润空间更是一降再降。
家电产品非低值易耗品,随着市场的普及与饱和,这个行业未来的生存空间也十分有限,而我们这些依赖于家电行业的企业,除非转换新的产品方向,否则真的很麻烦。
也就是说,这次金融危机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更多隐藏的危机被这场声势浩大的危机掩盖了下来,等金融危机过去,其他危机就会显现。
这才是危机背后可怕的地方。
我突然想起前任财务经理给我的那句忠告,渐渐明白了一个一直以来我不敢面对的真相——
即,如果冲着安稳去,企业真的不是首选;
选择了企业等于选择了市场,你就必须接受市场规律,找到这些规律提前做好准备,才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永远被动,永远受制于企业的发展。
四、
如果你仔细剖析不难发现,很多危机到来时看似猛烈,实则早有预兆。
至少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印证的。
所以,我们每个职场人一定不能闭目塞听,一定要关注一件事情,那就是,积累。
1、关于能力的积累
首先要选定一个大方向。
这种方向的选定需要结合个人特质、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每个人的专业背景等信息综合选定。
方向的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想要积累核心竞争力,不能隔三差五换行业。
不论是职场还是创业,长时间专注都是做出成绩的必要素质,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选好一个起码能维系三五年的行业方向。
这个方向一定不是短平快(暴富的背后往往藏着巨大的坑),同时最好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并且最重要的是,符合你的特质和能力,即便有的能力暂时达不到,但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其次要广泛涉猎,在职业初期阶段不要过分拣择,多去掌握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是和选定的行业相关。
例如一名赛车手可以学习车辆知识,也可以学习动力学、人体工学等专业知识,如果哪一天体力不支无法成为赛车手,也不妨碍他成为一名不错的赛车推销员,或者赛车工程师,或者是赛车节目主持人等等。
接下来就需要聚焦。
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这名赛车手会收到不同的反馈,假如他在学动力学的时候倍感吃力,相反在沟通方面游刃有余,这个时候,他基本就可以知道,自己未来大概可以从事哪类工作。
最后就是累积可迁移能力。
例如前面说的沟通能力,就是可迁移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任何公司任何行业进行切换。
2、关于资源的累积
有了这些能力就够了吗?
还不够。
比如这名赛车手如果对表达感兴趣,可以参加演说家之类的比赛,一来证明自己确实具备表达的优势和能力,二来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契机。
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他可以认识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都对演说表达感兴趣,没准一交流发现,有的哥们正好在某赛车游戏创业公司,而游戏是未来的一大产业,他可以参与到游戏公司里,起步可以从不太需要专业技能的运营推广做起(符合他喜欢表达的特点),这样即便这家游戏公司倒了,他积累的运营能力满足可迁移特点,而用户资源更能成为他未来的身价筹码。
3、构建比较竞争力
最直观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就是价值和价格。
让你的服务在你的领域具备高性价比和不可替代性,才是让自己身价倍增的有效方法。
例如,这名赛车手后来转型为互联网游戏公司的运营,也许他并不是市场上最厉害的,但同等服务质量相比他最便宜,同等价格相比他的服务质量更好。
这就是比较优势。
4、打造稀缺性
在我经手的很多职业咨询案例中,有些人职业竞争力不足,同时又恰好处在夕阳行业,这样的话会一直不停地找工作,最后越来越边缘化,连糊口都成为问题。
如果想要提高价值,就要做两件事,一是做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好的事情,二是找一个朝阳行业。
而所谓年龄门槛,你会发现永远存在于人员饱和、竞争惨烈的基础岗位,真正稀缺性的人才,早已跳脱了年龄及性别的困扰,甚至具备和老板谈条件的底气,上班也可以摆脱打卡的束缚。
而做到这一步,就需要按照前面的方法,选好路、保持专注、扎实到位、持续发力、形成势能,达到量变质变的临界点,才能走出一条在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人生之路。
“人一旦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已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平台全面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