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位名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记者写了一本书《异类》,也在这本书里第一次提出了10000小时理论。随着这本书的畅销,一万小时理论成为总结一些行业杰出人才为何会成功的流行理论。国内创业圈里,也不乏将这个理论挂在嘴上的创业者。
然而,随着《刻意练习》这本书的出版,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在书里反驳了一万小时理论的科学性。在进一步探讨为什么它不成立之前,我觉得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思考:一万小时理论为何会流行?
第一在于其通俗性,事实上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正是阅读了艾利克森在1993年所公开的柏林小提琴学生的研究结果后,才提出这个理论的。但是作为一位熟知市场诉求和消费者心理的畅销书作家,他取名一万小时理论,实在有讨巧之嫌疑。假设这个理论变为一万一千小时,或者九千小时,都难免拗口。于是作者在对源头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做了通俗化的再加工处理,琅琅上口的一万小时理论因此而来。
然而,正如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所指正的,《异类》在一些例子的引用上明显缺乏准确性。比如,格拉德威尔说那些卓越的小提琴学生在20岁时已经训练了约10000小时。然而事实是,处于20这个年纪的学生们,离杰出的演出家尚有距离,我们只能认为他(她)们有潜质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往往到了30岁才能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而那时,他们的练习已经接近20000-25000小时。所以,10000小时的练习,其实只在半路而已。此外,更精确的说,当时抽样调查的明星学生中,只有一半达到了10000小时,并非全部,格拉德威尔却“聪明”的避开了这一事实。
再比如,格拉德威尔举了甲壳虫乐队的例子,认为在乐队风靡的1964年之前,他们已经演出了1200场,每场差不多8小时,也是约10000小时。然而甲壳虫的成员在2013年出的自传里对这一数据提出了质疑,并且估算了他们的演出时间仅仅只有1100小时,远低于10000小时。
这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替换。演出和练习其实不是同一个概念,艾利克森博士指出,甲壳虫乐队的成功归因不应该是他们在台前的演出小时数,而是核心成员列侬和麦卡特尼在创造乐曲中的练习时间。因为最终让他们成功的是并不是对其它人的歌曲的演绎,而是写出了属于他们自身独一无二的曲目。
除了为通俗化扭曲准确性的问题外,格拉德威尔对一万小时理论的宣传,很容易使人陷入简单的量变到质变的线性思维。但其实,传统的练习和刻意的练习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只是漫无目的的练习,很有可能即使达到了10000小时这样的数量,依旧只是表现平凡的选手而已。
当然,一万小时理论有其传播背后的合理性:要想在一个领域内变得足够优秀,的确需要大量不断的练习。这个数字也许不是一万小时,但确实需要很多。
它对我们的积极意义在于,大量的练习是变得杰出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