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叫“李长江”的6岁小快递,刷爆了朋友圈。
6岁,本是一个在父母怀中撒娇,年纪只知玩耍的年龄,而小长江却要如成年人般为生计奔波。
小长江3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之后一直跟着父亲生前的工友“颜世芳”生活。
小长江是非婚子,没有户口,到6岁也上不了学,再加上无人照看,他只好一直跟着颜大爷送快递。
采访镜头里的小长江,虽然身形矮小,还没有快递推车高,但在帮着他口中的大爷,整理、派送快货时,言行举止并不逊于成人。
他思路清晰地跟同伴说:“你别乱扔,把要送低层的码下面,要送高层的码到上面,从高层往低层送,这样不耽误时间,也省力”。
到了客户家里,麻利的撕下回单,递上货物前,礼貌地对人说:早上好,您的快递,签一下您的名。
接受过他服务的人,都很惊讶这个6岁小小孩,所表现出来的礼貌、细心和专业。
面对同情小小年纪要辛苦送快递的好心人,他仰起脖子,自信响亮的告诉对方:“不苦呀,我喜欢送快递,多好玩呀。”
推着小推车遇到平坦空地时,会偶尔玩兴大发,自嗨地把推车当滑轮溜。
小长江所遭遇的磨难,没有人比他更有理由悲伤,可事实上他比我们很多人都乐观。
看着镜头中的6岁小快递,我想起泰戈尔大师的一句经典名言: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命运颠沛流离,生活举步维艰,然而小小年纪却能踏实地接受命运地安排,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未来不管他做什么,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在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小长江进入学校接受完整教育,生活得到安置,假以时日,他是能用双手打下一片天空的。
一个人,一旦乐观起来,困难就不再是困难。
如果乐观是一种传染病,我希望小长江永远不要“痊愈”,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乐观的人,运气永远是不会差的。
就在我为小长江的乐观而感动不已时,记者随之一连串提问,让我看得真想冲进去揍人。
“你爸爸妈妈呢?”
“你想不想他们呀?”
第一次提问,小长江没有回答。
第二次提问,小长江用“啊”在抗议。
直到第三次提问,才用“不想”表达了自己的悲伤。
哪有不想自己爸爸妈妈的孩子,孩子的心是相当敏感的,三年多没见着爸爸妈妈,在心里应该早就知道被遗弃了。
这个世上,最难过的事,莫过于发现自己不被父母爱,被父母遗弃的残忍。在这种情况下,呵护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不要让他二次伤害都来不及,却还要让他对着镜头因想念父母而哭泣吗?
在我看来,记者看似同情的提问,实则如一把利刃插进人心窝上,太残忍了!
也许媒体是希望通过,展现小长江想父母的哭泣画面,通过情绪感染,去激发人们怜悯之心,以此助他短时间摆脱困境。
这是符合人性心理发展的规律,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莱梅就曾提出过:情绪感染是舆情传播的根本动力。
煽情的画面,确实是很能刺激到个体的情绪,媒体人们是深谙这个规律的。所以小长江一经爆出,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父母健在的“冰花男孩”。
很快,小长江被送至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安排专人陪护上学及生活。
事情到这里,算是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但仍有媒体爆出,记者拿着小长江母亲的照片,去让他辩认。
我不知道这些记者到底想干什么,一遍遍要一个孩子直面自己被父母抛弃的悲惨身世,真的合适吗?
每一次的直面,看似是关心,是同情,但实则是拿了一把刀,一遍遍揭开别人永远也无法痊愈的伤口。想想都觉得残忍了,这个孩子未来将要花多长的时间去修复。
报道传播得越广,知道小长江身世的人将越多,未来的生活里,他可能将不断面对更多的同情和关心。
我不认为渐渐长大的小长江,会愿意从周围人眼中看到“可怜的自己”,会因为没有父母照顾愿被特别对待。
我希望更多的人,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少一些悲情,多一点实际的帮扶,把关怀能努力做到春风化雨般的不露痕迹,赤裸裸同情的滋味,其实是很伤人的。
我儿时有一个玩伴圆圆,4岁的时候,妈妈抑郁症自杀,爸爸再娶。
家庭的突然变故,圆圆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受太大影响,每天还是跟我们一样满村奔跑,玩多疯都没人管她,后妈怕背“恶毒”骂名,对她从来是温言细语。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用全班最好的自动铅笔,经常穿着后妈从城里带回来漂亮衣服臭美。
快7岁的时候,圆圆后妈给她生了一个弟弟。
村里大人们,每每看着圆圆没心没肺,就会叹息不已:“这伢,后妈给她生了弟弟,还不长心,这孩子长大怕是要造业滴……”
有时候,圆圆要和哪家孩子扯皮了,不管是谁的错,大人们会直接教训自家孩子:“圆圆没妈妈,你还不让着她点,找打吧你。”
然后,大人们就会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来。
有一天放学,几个小伙伴一起跳橡皮筋。
玩着玩着,跟圆圆不是一队的小伙伴就不爽了。那一队有一个猪队友小华,笨拙的不是绊到队友,就是搞错节拍。跳了大半个小时了,还一直蹲在第3关。
到第10次还在跳第3关时,一个小伙伴大叫起来:“小华,你怎么跟个猪一样,圆圆教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那么跳”。
小华一听恼羞成怒起来:“圆圆好,那你们跟圆圆一队好了。你们还不是因为圆圆没有妈妈,才都那么维护她嘛。我不玩了,我要回家找我妈去”。
说完,小华如一只骄傲的小公鸡一样,一蹦一跳的回家找她妈去了。
多年后的今天,我始终记得当时圆圆的样子,站在原地,咬着牙,用含着泪水的眼睛,如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般,怯怯的看着小小的背影。
从那以后,再叫圆圆出来玩,她不是被橡皮筋绊倒,就是自己记错跳的花样步骤。
慢慢的,小伙伴不再怎么喊圆圆一块玩了,因为谁跟她一组都难赢了。
三年级的时候,圆圆被外省的姑姑接去上学了。
后来,听说圆圆初中读完就南下打工了。
再后来,就再也没有圆圆的消息了。
站在大人们的角度,面对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让自家孩子吃亏觉得自己是菩萨心。但大人们不知道的是,那样地当着自家孩子的面,去表达对另一个孩子的同情,是多么无知与残忍的一件事。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正常不过,转个身又好得跟一个人,可大人们的特别关爱,圆圆成为众矢之的,小伙伴们心里觉得是她抢走了自己父母的爱。
同情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尺度把握不好,“怜悯”就会变成一把伤人的利器,一次次揭开被同情者的伤疤。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就曾说过,「爱和怜悯都是恶」。
同情是“移情”的产物,很多时候,同情者是带着自身情感体感和主观判断的,但这个世上真的有感同身受吗?
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因为你没有处在对方那样的境遇里面,没有真实地去经历,就无法切身体会他人承受的压力和责任,也没法感受到他拥有的资源和内心的渴望。
说回小长江,虽然他还很小,但当一天天长大后,他本身处于弱势位置,自身的际遇,本身就会感觉很受伤了,如果再不断接收到旁人同情或区别对待,可能会让他更觉得无能,内心的创伤不免就会被刻得更深。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适当的同情衍生出的理解、关怀、支持和帮助,是点亮他们生活希望的火种,但一旦过度,这火种就会成为火海,将他们的所有烧成灰烬。
人生来是平等的,没有人愿意被他人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可怜自己,任何人也没有权利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漠视他人的自尊。真正能帮助一个人度过难关的,一手给予可以的帮助,另一手是给予应有的尊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