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里收藏了《在森崎书店的日子》这本书很久,还没看。闲暇时发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是一部文艺的、不聒噪、适合在夜晚或雨天看的电影,而我正好也在寂静的夜晚观看此片。
01 情场失意
影片开头,贵子与同事兼男友的英明在餐厅里聊天,聊电影、聊日常时,英明却自然地分享自己即将与他人结婚的消息,贵子愕然。我想让她难过的不仅是英明要结婚了,还有他在交往的一年半里根本没把自己当成女友过。
情场失意的贵子,也把工作辞了,独自窝在东京的出租屋里。为情所伤的年轻女孩啊!好在年轻。舅舅悟先生来电,询问她是否愿意去神保町帮他料理书店事宜。暂时没有更好出路的贵子,由此前往神保町。
02 初到森崎书店
“神保町像书一样,表面像书一样安静,打开就会发现一个喧闹的世界,读完合上书后又会沁入宁静。”据说这里有大约 170 家旧书书店,是世界上最大的旧书街。森崎书店就隐藏在这样一条书香飘逸的街巷里。
如同旧书的气质,森崎书店的空气里总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光线微弱、潮湿与阴郁。贵子略带烦闷与吐槽,但悟先生却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份气息。
书店的工作并无难度,作为困难时期的过渡也未尝不可。贵子很快便进入状态,但很少看书的她常常只是流连于书架前清理灰尘、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发呆。直到遇见左武,书店 20 多年的老顾客,一个热爱旧书、爱谈文豪的话唠大叔。
你不读书吗?(左武问贵子)
也不是完全不读。(贵子尴尬)
为什么不读呢?(左武追问)
对不起。(贵子感到点歉疚)
我说你啊,这样就只能看到世界的表面啊。若不想做个肤浅的人,就稍微读一下这里这些美妙的书籍吧。(左武的话还蛮有道理)
那时的贵子可能只是为自己读书少感到窘迫,但她仍然沉浸在失恋的悲伤中,还不能投入到阅读中去。
03 我在浪费时间吧
悟先生是贵子生活发生转折的重要人物。他察觉到贵子的不如意,但没戳穿。某天书店关门后,他带贵子来到老友的酒屋,介绍友子和高野等人给贵子认识。
贵子听了酒屋大叔的话,深受触动,悟先生是怎么开旧书书店二十多年也没放弃,毕竟这看起来很难维持下去,很少人买旧书了。她在读在抽屉里发现的一本书,上面有悟先生给桃子舅妈的留言(这本书很特别)。
在回去的路上,贵子向悟先生吐露烦恼说,
“我在浪费时间吧?”
悟先生却不以为然,给予她温暖的安慰,
“你现在需要休息一下,你驾驶的那艘小船如今在这条街上驻港,休养生息后再重新扬帆启航不就行了吗?”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其实源于我们给自身行为的设定,划分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都在做该做的事?允许出错,允许“浪费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但并不代表鼓励随意浪费时间哈!
当天夜晚,贵子做出看一本书的决定,她在房间里闭上眼睛点选书籍,开始阅读。这个镜头是我特别喜欢的,灵动可爱。
04 书店日常
接下来的日子,贵子仿佛被打通了阅读的任督二脉,沉浸到这些旧书中去了。读书、参加旧书投标、在旧书大会上卖书、日常打理书店、打卡其它旧书书店。与书为伴的充实日子,逐渐挤掉贵子的内心的悲伤。
与其说这是一部疗愈电影,不如将其归为书店日常电影。如电影标题所见,影片大多数时间都在刻画与书有关的内容。里面一些读书的镜头令人甚为喜欢。
05 悟先生的故事
能 20 多年如一日的待在这里,悟先生一定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大学毕业工作三年后辞职的悟先生,一度找不到人生方向濒临崩溃。贵子的诞生,给了他动力(新生命的力量),他到世界各地边打工边旅游,渴望见到不同的风景,以此找回自我。可最后因为父亲离世,又回来继承书店,直到现在。
向世界启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从小生活的地方安身,两种差异巨大的人生。悟先生后来才明白,地方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心情。不管环游世界,还是安于一隅,都是人生中途径的风景,终须沿着自我找到立身之处。
悟先生花了很多年才悟出来的道理,贵子又怎可能一下子明白呢!只是,悟先生让她明白,憋在心里的愁闷一定要及时排遣,否则始终郁郁寡欢。在悟先生的鼓励下,两人去到英明家里讨要说法。贵子第一次说出内心的话,虽没得到英明的道歉,却已释然。
06 谁治了贵子
治愈贵子的到底是书,是悟先生,还是她自己呢?我想都有。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是一段美好的岁月,森崎书店就像是贵子的避难所,给了她身体的容身之处,精神的抚慰。悟先生是她的人生导师,在她失意的这段时间,无数次给予她温暖的关怀与精神的引导。还有神保町的人们,友子、高野、酒屋大叔,都是真诚的朋友。可最最最关键的,还是贵子本身。是她决定不再沉湎过去、走出忧伤的泥沼。旁人、身边的事物都有可能给予失意的我们力量,可行动的终归是自己,终须沿着自我找到安身之所。
并且,一切为时不晚,何处都可以作为人生的起点。
天气越来越热了,越来越热的话最后就会变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