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赏析

谭嗣同《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 古人作诗讲求炼字,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嫌”字和“解”的表达妙处。

答:“嫌”是“嫌弃”的意思,“解”是“解决”的意思,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河流”“大山”以人的生命力,描绘了一幅黄河磅礴奔腾,高山巍峨耸立的画面。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所传达的画面。

答: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雄心抱负?

答:抒发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是作者14岁...
    小mai阅读 745评论 0 3
  •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这首诗,是谭嗣同才十多岁时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
    谈海彬阅读 114评论 2 1
  •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练习】 1、《峨...
    泉泉0210阅读 709评论 0 6
  •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这首诗是清代谭嗣同所写。谭嗣同,...
    刘俊艳阅读 329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8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