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桌上看到一位姐姐对她的孩子说:你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了!那个小女孩吃到一盘自己非常喜欢吃的甜点于是不顾及桌上其他人的感受直接把盘子端在自己旁边的继续狼吞虎咽的。她妈妈看到这样的行为就开始责怪她:你这是几辈子没吃过东西了,赶着给饿死鬼投胎一样。
小女孩很直接和也胆大敢于做出我喜欢吃这盘食物我就要吃的行为这一点我倒是很欣赏,不包含在公共餐桌上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这一点。很多的亲戚朋友只是看起来有些面熟至于怎么称呼都忘记了,避免尴尬我也是只顾低头吃自己的饭,看到小女孩的行为我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在饭桌上的表现,我很想像小女孩一样不顾他人感受端起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往嘴里塞,可是这样总被妈妈训斥,不像个女孩样。我也很听话就没再行动。当然多年以后也就理解了妈妈的苦心。
饭桌上这样的行为对大家来讲的话这个小女孩很没有礼貌,很自私不知道为他人考虑。如果从人性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个问题:小孩子想吃的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有错吗?好像也没有错。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是我们每个人给自己预设的很多框架把自己框起来了。就比如我在想做某一件内心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就是因为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好呀?对方是不是不开心呀?因为顾虑很多就会导致自己的行动很慢很慢的,就比如时常在想写一些东西的时候因为朋友圈的朋友和亲人很多,心情不好我会把自己很糟糕的心情写出来,我会发现之前说话很直的有些朋友给我讲话突然之间很客气,我很不适应。因为之前我是一个反应特别慢的一个人,说话很直的人在我不理解对方的意思时我会很纠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嘴笨又不知道从哪问起。于是我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因为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突然会张口说话时我想起了多年之前的事情并说出来的时候有一些朋友会改变从前说话的态度。这个时候我就会有些纠结了,我也在慢慢的变得很直接想用最短的语言和时间把想要说的话给表达出来。可是对方在关照我的感受时突然很不适应。我就又开始在想:我是不是写了不该写的话了?还是会在意他人看法而变得写还是不写的纠结状态。当我真的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或许写出来的时候我就发现每个人的生活没有因为我的一句话让他们变得好或者是不好。
孩子都是很真实的表现,我不知道那个小女孩以后会不会和曾经的我一样为了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当然在公共饭桌上这样只顾自己的行为会为自己树立很多对敌,在我自己孩子身上我尽可能让他平时多选择他喜欢吃的和玩的,因为见多了就不觉得稀奇,自然也就不会表现出很贪吃的表情。归根到底,还是缺的太多了。这个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缺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缺失。就像《人民的名义》中那个藏钱在床下、冰箱、墙上被抓什么职位我忘记了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穷怕了!可是当拥有很多钱的时候又不敢花只能把钱藏起来。在我看来是因为从小到大是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缺失的情况下导致有占有的欲望可是又在法律的框架中又不敢胡作非为。欲望的需求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对待,儿子想买新玩具的时候手里的钱又很紧张我就告诉他:妈妈最近没有工作所以没有收入,宝宝想要的玩具要等妈妈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再买。他当时会有些遗憾,会叹口气对我说:妈妈,那你得好好工作呀!我说:是的,宝宝提醒的很到位,当然宝宝在学校里也要好好学习呀,因为你不好好学习的话长大以后就没有很好的工作,自然就没有好的收入,那么你想要什么好玩的都没办法实现。他会对我说:妈妈,那你得好好听老板的话,好好干活,可以吗?我说:好的,那宝宝呢?他说:我也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我还会多问一句:那宝宝觉得有时候学习会很累,那你觉得是为自己学呢还是给其他人学呢?他说:为我自己学!我会很开心的抱抱他:我有时候工作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累,但是我想到宝宝这句话就不觉得累了。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看似不好的行为背后都会有相对应好的特点,当然这个孩子想让他变得好只要满足他背后的需求他也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标准去改变。就像春节期间我带着我的儿子和亲戚家的孩子一块逛超市:我说每个小朋友可以挑三样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太多了,我还要抱小宝没有办法帮你们拿了。那个小孩很皮,不论说什么他都会表现出和大人对抗的一面,不论他的爸爸妈妈在不在场。估计他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让他自己选择过东西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你不要让我挑好不好?买完东西我又对他讲:你可不可以自己拿着你选择的食物呢?我要抱我家的小宝。他说:可以。跟我出去的一路格外的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