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

从岜沙回来,马上要着手做下一步的商业计划书,这一次多了一些不安和怀疑。

在岜沙的两天,真的深深被村寨里那种原始,质朴,热气腾腾的生命力所感染。

一大家子坐在路旁,吃着饭喝着酒聊着天。一点不在意经过他们身边的是谁,兴致所至还会热情招呼你喝上满满一杯自家酿的米酒,接过杯子,必须一口喝完。第一天我就是这么醉的。


当天晚上就住在村子里面,全木的房子,踩上去咯吱作响。隔音效果不好,躺在床上能清楚地听到隔壁人家的苗歌声。早上,鸟鸣鸡叫狗吠,伴着炊烟的气味从窗户里溜进来。推开窗,呀,这是仙境吗?

当地导游带着我们进到一家村民家里,刚出生两个月的小宝宝自己躺在摇篮里,奶奶在里屋纺纱,妈妈在一旁织布,一阵风来,吹动着墙上的老照片。窗前,一盘晒干的萝卜拥天地入怀。太惬意了吧。




我很难形容回到长沙后回看照片和再次审视之前提交的方案后自己的复杂心情。羡慕?不舍?慌张?

在这种生活模式下,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其实很高。自给自足、自生自长的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脑海里。忙的时候,大家一起去田里劳作,插秧、耕地、建禾晾架,互相帮忙,不收任何工钱。闲的时候,就带着娃围坐一团,晒着太阳嗑着瓜子嬉笑着。不需要做旅游开发呀,自己有田有地,就很富有了,就可以过的很好了。



那么我们这些外来人想要做的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线路设计,真的是适合他们的吗?所谓“全域旅游”、“旅游目的地”、“黔东南门户”诸如此类的称号,岜沙真的需要吗?


第一版方案里,写下过这样的话。“从今天起,苗寨的故事,不再关于闭塞、偏远。而是泥土的滋养,树木的守护,还有传统的新生。”现在看来,曾经的美好设想变成了现在的担忧。害怕这种淳朴的景象会被商业化侵蚀,更担心这个生活在自己时区里的村庄留不下一间安静的小屋。

古村落开发的“度”,究竟在哪里?南方的群星,能永远闪烁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运行 win + r 打开 "regedit", 2,在面板中找到 Directory 文件夹,右键点击 sh...
    源_0709阅读 10,965评论 0 1
  • 倚窗遥望高楼处,疑似其身喜颜开。 未见其影焦无奈,遐想時日有几許。 回看岁月不饶人,无心憧憬空自叹。 天生我材必有...
    念九卿阅读 1,598评论 0 4
  • 我希望,每天的阳光都能准时普照大地 我希望,每晚的月儿都能像十五那么圆 我希望,每个清晨醒来都能听见知了声 我希望...
    春耕秋实阅读 1,747评论 2 2
  • 距离上次写东西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而这一个星期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请假认真地陪了一上家人;二是,收拾情绪认真的...
    俗人安安阅读 3,240评论 5 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