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周日跟爱人、娃子逛了上海书展,上次来上海书展已然近10年前,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排队买票入场,以及当年逛展爱人买的一本英语语法大全的书。今年是上海书展20年,这么多年走过来确实不易,因为过去这十多年间我们可以看到像新华书店这些线下书城的没落,也经历过亚马逊&当当等线上书城的兴衰更替,以及这两年听书、微信读书等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既然电子书等产品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为甚还有这么多人来逛书展?
“黄牛”票入场
如前文所说,我对书展印象还停留在N年前,虽然微信公众号上有推送网上买票的推文,当时并未留意,出发之前也没有提前做逛展攻略。只是觉得孩子有兴趣,趁着周末带着感受一下氛围,如果遇到合适的书可以买上几本,当然按照娃子现在看书的速度和偏好,还是要挑她自己感兴趣的。
周六早上因为有书法课,下课已经10点多,回家磨蹭了一会近乎到了午饭点,为了省事出发前就在小区门口的小店馄饨面条凑合。公交转地铁,到了展馆差不多12点多些,跟着人群向前走,就听问询处以及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说今天的票卖完了,我随即就拿起手机查询,确实显示已售罄。当时,我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跟着人群往前走, 想着到入口处看看有没线下卖票的,往前走的间隙前面一位中年妇女过来 搭讪,说是有票,看我们中途停顿还这番让我们跟上往前走。
到了检票口,只看到一排检票闸机,看到门口志愿者的台子便去咨询,得到的答案是票卖完了。既然来了,还是想着不能空跑,便跟“黄牛”搭讪,最后口头谈定40块(原价10元/人)。然后就跟着黄牛后面等着,不过一开始还奇怪她什么不刷票让我们进去,一直等到有人刷票入场才让我们跟着一起,过了闸机才意识到自己跟着“黄牛”一起逃票。为了保险起见试图找黄牛要一张电子票,未果,后面支付了30元,自己买个心安理得。
逛展新体验
除了进会场的热度跟天气一样热之外,最大的感受是逛展的年轻人很多,很多人手里拎着包,带着各种不同的小本。在高校出版社展区逛的时候发现,除了有他们自己的出版物,同时还把学校主题周边纪念品搬进了自己的展区,有些出版社的摊位还排起了长队,后来才知道这个特殊的队伍是为了集章。
在同济大学展区体验了不同季节味道的香水书签,然后转到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那里给孩子买了一本迪士尼系列的图书,为了集章还专门买了一个小本,自此便加入了排队集章的行列。有些需要小红书或者一些自媒体账号关注,有些高颜值的章需要消费,当然也有一些随意盖的章,相对就普通一些,有特色的章确实可以吸引不少流量,这也许就是网红打卡的变形吧。
除了售卖出版社相关主题周边纪念品,集章打卡,与当下结合最紧密的直播推荐好书,线下名家签售和讲座类也是很火爆,因为没有提前做攻略,加上还要考虑晚上回去上美术课,只能逛到哪里算哪里。
纸质书已死?
尽管有人说纸质书已死,现在除了教材教辅等硬通货,加上线上线下图书馆借阅,线下买书也越来越少。来逛书展,这里的热情和活力无疑是对纸质书已死论调的有力回击,人们穿梭在各个出版社的摊位之间,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书籍,同时在小红书或者自媒体上打卡,并在集章本上留下独特的印记,这也许是当下书展除了图书之外的附加体验。
书展的价值,归根结底也许在于新的"体验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渴望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书展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精美的图章等,让读者在逛展的过程中,体验到平时难以获得的感觉。这种体验,无疑会加深人们对书展的印象,也会激发更多人走进书展,感受阅读的魅力。
无论是为了集章,还是为了发现新书,或是仅仅为了感受那份独特的体验,上海书展还是值得去细细品味,当然我也淘到了自己想要的一本《周易》,不看到实物不会轻易下单的那种,可读可藏。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收获属于自己的故事。
《随笔丨上海书展半日游》
Wednesday 21/08/2024
简 书 20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