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判断,如何提高判断力?
思维,重中之重。
判断力提升,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非短期能养成习惯。
一种方法,九个步骤。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养成一个准备的习惯,先调查,没调查没有发言权,观察环境,收集信息,把准备工作做周全。
2、搞清楚:正在发生的事
站出来,独处,脱离事情的中心
相信自己、理清主次
多问几个“为什么”
简单化
3、洞悉,自己(他人)的真正目的
从正面、侧面、第三方角度进行论证
4、纵观,事情的形成过程
找到,分析:事物形成的内在因素
找出,一件事“为何会发生”的外在因素。
不以点代面、被局部的得失迷住。
不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欺骗
5、必须考证事情的真实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也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
用“心”看到、听到的东西才最可靠。
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的东西,去探究其内里。
不要轻易被说服。
6、用长远眼光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势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迅速向前发展的,有它自己的规律和方向。只有不断地分析它的发展趋势,从今天跳出来,着眼未来,你才能随着事情的变化来正确的转换自i的思维,从而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
7、进行仔细的比较、研究,得出客观结论
比较质量(价值),比较价格(成本),比较外观(形象)
鉴,别发展前景
8、一定要判断:事情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计划实施前必不可少的,决策者做决定的最重要的依据。
确立,适合的目标或项目再动手
请教,该领域的专家
分析,要真实,不可弄虚作假
不要让你的感情左右最终的判断
9、让自己养成“综合看问题”的好习惯
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把一切有联系的因素,都考虑进来,然后,详加分析、观察、比较,再做出判断,你才能使事物的本质清晰地为你呈现出来。
附:增强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观察分析形势首先要把握政治因素,特别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要高度重视并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避免各领域风险产生交叉感染,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风险。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