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一部作品体现一个时代的,除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概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了。
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私以为《红楼梦》最大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堪称完美的语言、情节、构思以及处处玄机的伏笔照应等,而在于后四十回令人叹惋的缺失,达到了刘墉笔下“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其中最为出名的应当是由高鹗续写的结局 ,尽管其中很多细节与原作者预先留下的线索相悖,人物命运等的安排却应了前言。《红楼梦》的缺失可以说是“红学”产生的直接原因,一部名著诞生一个学派,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作背景,贯穿着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逐渐走向没落的封建王朝奏响了一曲挽歌。毫无疑问,曹雪芹是极具远见与叛逆心理的,当然了这与他的身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百年望族”的官僚子弟,一夕之间荣华富贵烟消云散,境况窘迫到举家食粥,或许正是因为观遍世间百态,尝尽人情冷暖,进而让曹雪芹发出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慨叹。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此句应该便是对全书最好的概括了,于风月中窥测人心,好事多磨,方显用情至深。古往今来,痴男怨女何其多,终成眷属的又有几人呢。宝玉的多情,黛玉的痴情,宝钗的薄情,在作者的笔下无一不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众口难调,读者对书中人物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但正是这样的争论使得这部名著一直焕发着生机。
提到红楼便绕不开大观园,大观园里的姑娘们大多集美貌才情于一身。黛玉宝钗自不必说,探春迎春惜春也不遑多让,后来的妙玉、宝琴、岫烟等人同样是才华横溢。众人在其中办诗社、行酒令、联句、作赋、葬花,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行为,不仅为人物保留了几分真性情,也为园子本身增添了美感,与后来人走茶凉的荒芜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观园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模型,对封建贵族的生活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但其中穿凿的各种元素都是死的。这个玻璃球中的世界最终都会粉碎,结局“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作者是早有暗示的。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毫无疑问,《红楼梦》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悲剧美,《葬花吟》中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令人不胜唏嘘,与全书的感情基调却是正相吻合。
不知为何,对书中映象最为深刻的并非黛玉葬花、宝玉挨打、宝钗扑蝶这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情节,而是元春归来省亲之时对着幼弟宝玉那句“比先竟长了些”却一语未终,泪如雨下的场面。红楼女子多薄命,元春也不例外。宝黛钗之间的恩怨情仇,无论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皆因各自的选择而起,而元春却苦于别无选择。作为贾府的嫡长女,毫无悬念地沦为了政治联姻的工具,为贾府日后的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却死于非命。元春是红楼幻梦中难得的清醒之人,不曾被眼前富贵景象迷了眼,称人人艳羡的皇宫为“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也不因一朝得势而骄矜自大,一进大观园便命人将“天仙宝境”的招牌换为了“省亲别墅”以免触犯龙颜。可悲的是,在众人皆醉之时,清醒之人才最荒唐,最终仍免不了以死收场。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听书人笑 了,说书人哭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