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动笔前,我都会想,到底为什么写下这段文字?有时候因为一个闪光的灵感,有时情绪郁结于心只能靠写作抒发,有时候想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种种原因,结果是我发现我的文字里都有自己。
所以,写作是我通过文字看到自己的方式。它和我情感共通,它是我的分身,它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不愿意去迎合,而是去寻找相通之人,它希望它本身的特点、个性、情绪具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魅力,这魅力可以吸引到有缘之人,它称有缘之人为朋友。
可是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若非有极大的才气或者财气,做个透透彻彻的自己是多么难。身边千千万万的人都在潮流之中顺势而动,如果你走得慢些,会时时刻刻承受被抛弃的惊恐,就算你站定不动,孤单感也会瞬间排山倒海般袭来。所以我们匆匆忙忙,跟着人群亦步亦趋——考研、找工作、租房、还贷…每一天都背负着人生的任务,事事都要费心费力,在完成任务的夹缝中寻找着乐趣。一本书,一首歌,一场音乐会…这些都是可以“晒”出来的“心灵伴侣”,“营造”一个充实精彩的人生,建立一个把自己感动到的“人设。”
如此的想想,真是绝望。
但是,我们感受不到绝望,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是两只眼睛能看到的大多数人的常态,我们身处在我们舒适的圈子里,偶尔会涉足我们愿意接近的圈子,对于再精彩纷呈却不可想象的圈子,我们会说:“这真是一个好故事。”故事,是用来听听、当作笑谈的,只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有人会把它当成主菜,琢磨怎么把调料做成一顿实在的美味。
姜文导演在一次采访中说:“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演员。”生活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不自知的演员,睁开眼睛就在演一个“自认为应该如此”的自己。如此说来,似乎清醒着的时候,没有谁是百分百真实的,没有谁能够触碰到内心晶亮的“本我”。
这个时候,“写作”救赎一般出现了。一颗心,一支笔,就能把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就能把想经历却经历不得的事借别人的人生经历一遍——把想实现而不能实现的欲望通通实现。“欲望”通过笔杆化成了虚构的真实,就好像写作者把自己的一颗心看了一遍。
所以,写作就是在分解作者自己。作者的嘴巴化成故事里的对话,作者的躯干和头发化成故事里的天空海洋和泥土,作者的心化成故事里的眼睛。作者就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大地之母盖娅,用自己的身躯生出众神又与众神结合,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我的世界和你们世界的碰撞,如果如火星撞地球般天崩地裂,那实在是不好的。因为没有谁的世界观能够被复制,也没有谁的世界观有资格去指导谁。如果这碰撞的火花只零星一点,瞬间消逝,那也是顶正常的,着实无妨。我只希望,这些文字在匆匆几分钟的时间内,在划过你的眼眸之时,能点亮一小束光。能让你知道,即便黑夜里月光明亮,在天空边缘也有一颗小小的星,用微弱孤单的光,勇敢地陪着你。
它矮小,不美,但是它对自己的那颗小星球绝对忠诚。它努力地走进银河,但是银河太过拥挤,人与人爱得太快太急,于是它决定慢一点。偌大的世界,金字塔尖的人翻云覆雨,但那不是它能关心的过来的。它想关心它身边的人,只要有人走进它的光芒,它都会用力包裹住的。
所以,我这颗小小的星星,写不出让太多人爱的文章。我本渺小,但我渴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