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生日没来得及准备抓周物品,今日将这个仪式补上。我们准备了毛笔、墨、宣纸、砚台、刀、印章、书、钱、算盘、球拍、直尺、肉、芹菜。这些物品宝贝都是第一次见,不同类间隔,在地上摆成弧状,保证一眼可以看到所有物品。将Ethan抱到物品前,看了一会,感觉他的眼睛都亮了,挣扎着要去拿。一放开,就直奔印章,玩了一会后,又拿起了毛笔,之后玩起了球拍。抓周风俗,带着父辈们对小辈的祝福。祈愿你:获得你所喜欢的,勤奋向上,健康幸福。
唱一唱:
A hen has a pretty hat,
A horse likes the pretty hat.
玩一玩:
—❀组装奶瓶❀—
晚餐先喂Ethan吃完粥,他自己拿着一个奶瓶在餐桌上玩。盖子不知何时被解开,他又不停地尝试盖上。看他玩得那么认真。妈咪就索性在一旁观察他的反应,并给他的游戏增添了一些内容。
首先,将奶瓶两分,瓶盖和瓶身奶嘴分开,观察他如何将盖子盖在奶嘴上。其次,将奶瓶三分,瓶盖、奶嘴、瓶身,观察他如何将三个组装起来。
发现:
奶瓶两分的时候,瓶身和奶嘴是一体,瓶盖单独。刚开始瓶身倒在餐桌上,Ethan拿起瓶盖盖在奶嘴上,但没有成功。很快他一手瓶身、一手瓶盖,不断尝试。有时候盖子歪了,有时候瓶身没拿住,有时候盖上又掉下来……试了很多次,几分钟后,他顺利地将盖子放在奶嘴上,而且竟还用手压了一下。虽然没有完全将盖子扣紧,但是盖子已经不会掉下来了,姑且算是成功了。妈咪鼓励宝贝:哇,你自己就会将瓶盖扣上了!
接着,妈咪当着宝贝的面,慢慢示范了一下:将奶瓶三分,又将他们合在一起。然后,将三部分分开放置,对他说:宝贝,奶瓶变成这样了,你能把他们扣在一起吗?试试。
还未等妈咪说完,宝贝就拿起了瓶身和奶嘴,想扣在一起。他尝试了好久,也试了很多方法。
1.刚开始瓶口朝自己,左手抓住瓶身上端,大拇指在瓶子里,其他手指在瓶外,右手拿着奶嘴想扣上。可是由于大拇指在那里,奶嘴根本放不上去。试了很久也不行。他一直在检查奶嘴,盯着奶嘴里面看,拍拍瓶身,还是没用。
2.右手拿着瓶身底部,瓶口向下,左手拿奶嘴顶部,尝试将奶嘴底部朝上与瓶口向下,两者看能否扣在一起。两者真的扣在了一起,但是一拿又分开了。再次扣在一起,还使劲拍拍奶嘴也不行。没想到的是,他还试着学妈咪一样,右手抓在奶嘴上,四个手指抓紧又放开,好像是希望将奶嘴转紧。
3.前两种方法都不行,接下来先检查怎么回事。左手拿瓶身上面部分,手指没有再放入瓶口。右手拿奶嘴,两手放一起,上下前后里外,仔细端详了很久,然后放在了一边。
4.不一会,他又拿起瓶身和奶嘴。左手拿起瓶身,直接靠在怀里,右手拿起奶嘴底部,两手尝试将他们扣在一起。试了几次没成功。左手干脆拿起瓶身上端,手指都在外面,右手拿起奶嘴顶部,希望将奶嘴按进去。还是没成功,奶嘴还掉落了好多次。。这期间,只要没成功,他都会将瓶口或着奶嘴放在嘴里舔舔。难道是润滑吗?哈哈。
5.一言不发试了9分钟多,宝贝还是没有装上。他想拿盖子直接放在瓶身上,但是放上去,马上掉落。他就将瓶盖扔在了地上。妈咪看出他有一些不耐烦了,之前两分扣上盖子的成功感已经消失了。于是就对他说:宝贝,妈咪帮你一下,你看妈咪是这样扣上的。边说边做,他非常认真地看着。妈咪将装好的奶瓶和瓶身放在他面前。他又开始将瓶盖扣在奶嘴上,只不过这次用来另一种方法:瓶盖放桌上不动,他左手拿起瓶身,将奶嘴对准瓶盖塞进去,然后竖直放,并用右手压盖子。两次尝试就成功了。他又开心起来。
从上周开始,宝贝一直对于组装、对准特别感兴趣,有很多尝试。两部分组装,对他来说,越来越熟练,但有些难扣上的物品,还是存在难度。但可以肯定的是,示范后的三部分组装,他有意识首先完成哪两个部分,再去做其他。而更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今天尝试的过程中,他一言不发,自己一直做了将近十分钟。我想,这应该是当下宝贝注意力的极限了。如果继续下去,不成功和不耐烦可能会取代刚开始的喜悦。今天的尝试中提醒了我:在游戏中,先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再适当增加一点点难度,循序渐进,要避免因为增加难度或达到某个结果,而抹去了孩子初步成功的体验。我认为,相比难度和结果,兴趣和成功的喜悦更重要!前者是大人要的,后者也许是孩子真正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