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人间失格》解剖了每个人的自我、孤独和迷惘。”
1、回首前尘,我的人生充满了惭耻的记忆。对我而言,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我完全参悟不透。
2、于是我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假痴假呆,、诈哑佯聋。这是我向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似乎始终割不断对人类的缘情,于是借着装傻这一缕细丝,来维系与人类的连贯。
3、说到为人着迷,或者被人迷恋,总感觉很粗俗,有恬不知耻、愚弄别人之意。多年来严肃的场合,只要有这类词出现,忧郁的伽蓝也会瞬间崩塌,流于平淡和庸俗。说来奇怪,如果用“被爱的惶恐”这样的书面语来替换“被迷恋的痛苦”这种大白话,忧郁的伽蓝似乎不会受任何影响。
4、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5、一旦别人问起自己想要什么,那一刹那反倒什么都不想要了。怎么样都行,反正不可能有什么让我快乐的东西——这种想法陡然掠过我的脑海。
6、尽管我对人类满腹恐惧,但却怎么也没办法对人类死心。
太宰治,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么?金钱、名利、权力、幸福……然而,太宰治先生,他在追逐的,是死亡。他就是“与其纪念他的生,不如纪念他的死。”是后人对这位一生多次求生直至1984年结束生命的无赖派大师的评价。《人间失格》,相当于是太宰治先生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他通过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部滴血的灵魂自白。《人间失格》描述的不是颓废的精神,而是极度的理想主义、因太过高尚而迎来破灭的理想主义。
每读一遍,《人间失格》都能带给我震撼。作为太宰治先生的巅峰之作,里面所蕴含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作为太宰治先生后期的作品,小说的风格体现了毁灭意识和永不妥协的思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爱、信任以及真实、自由又贯穿其中。通过描写颓废坠落的国民生活来追求思想的解放,抵制当时社会思潮的整体风格正是无赖派文学中最主要的基调。这种基调不得不说也是作家本人一生的色彩投影。作家在作品中以自我解嘲和戏谑的创作手法,描写充斥着颓废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哲学,并希望以这种方法揭示人在道德和情义下隐藏的阴暗面,从而得到真正的人性解放。这种以自谑写颓废,以颓废求解放的思想结构正是太宰文学的内涵之一。由于罪意识的强烈,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可以读到“我想死,我必须得死,活着便是罪恶的种子”这样的话,所以读者在后期作品中不断地能读到关于死亡,自杀的描述。而“死亡”、“自杀”更是成为了太宰文学的基石,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创作中。基督教中,罪和罚是相对的。仅仅以颓废堕落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罪的苦痛是不够的,当在现实面前死亡也变得不那么可怕的时候,太宰治笔下的主人公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从对现实生活的恐惧,到生而为人的虚无感负罪感,因抓不到生活的意义而堕落颓废,终至死亡,这便是太宰文学的整体脉络。
整个社会里,叶藏看似是一个异类,被其他人所不齿,甚至就连后辈也敢对他训话。但在那个灰色的病态的社会里,扮演小丑的叶藏恰恰是唯一的正常人。叶藏代表的是人性的善良与真诚。他所便显出的种种情感,正是人们隐藏在内心最深处,最不愿意面对的感情。精准的可怕。
残缺的人丑陋,试图迈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却只能迈向毁灭。因为他太过敏感纯粹,所以,注定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叶藏丧失作为人类的资格,不是因为他卑贱丑陋,而是因为他像神一样高尚。他只是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纯粹的人类,因为太过纯粹,而被丑恶的人类社会扼杀。对于神来说,人间无疑是个地狱,因为在心里埋葬着最绝对最纯粹的理想论,所以才更加无法忍受着世上的丑恶。
其实在太宰治的心中,叶藏并没有失去做人的资格,而是没有混混僵僵做人的资格。他的身上难得有着善良与真诚,却无法得到救赎。人性的光辉终究没有照亮当时的社会,反而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叶藏所追寻的救赎,是人性的善良;而毁灭叶藏的,是人性的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