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贾平凹老师写的文章《我有病》。也许有的读者还不太了解贾平凹,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下: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现年65岁。
贾老师在文中说到,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比如失眠,秃顶,行动能力减缓等等,莫名其妙的会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就和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一样,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但是生病也帮助他躲过了许多的尴尬,比如有人问,你应该担任某某职务呀,或者说你怎么没有得奖呀和没有情人呀,他都回答:我有病!
自从开始生病,贾老师对生命,生活的体会以及理解也更深一步,他说就像一直在不停地上哲学课,他现在的心态就是“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收藏古董让古董藏我,热爱女人为女人尊重。不浪费时间,不糟蹋粮食。”他的《我有病》,我读了3遍,依然不能够屋头其中的道理,大概这就是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就不能感同身受吧,大部分原因是我与贾老师年龄差距较大,我的思想高度现目前远远赶不上他的高度,但是我想等我到65岁的时候再来读这篇文章,应该就会深有体会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问题,“你怎么没有得奖呀和没有情人呀?”“我有病。”
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很多状态都是病态的,你明明知道这么做不对,但是你还是这么做了,当问起你为什么不守护好自己的初心时,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这样那样的推辞。好像这些客观原因,这些只会停留一时小小的问题会给你的初心带来什么影响似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存在即合理。
合理吗?真的什么事情都合理吗?这也许只是懦弱的你无法改变现状于是给自己找的托词罢了吧。举一个人们都会遇到的例子,身边总会有形形色色的人,面对诱惑的时候,无法抗拒,然后慢慢深陷下去。一个已婚男,面对家中那个已经相处得很熟悉很熟悉,就像家人一样感觉的妻子,觉得没有了小鹿乱撞的感觉,没有了激情,这和他想象的婚后生活不一样。于是当遇到一个能够让他感到小鹿乱撞的异性时,曾经握着妻子的手,热泪盈眶说出的那些虔诚的承诺全都抛之脑后。不仅仅男性,女性同样会有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这是社会常态。这不仅存在着,而且是普遍存在着。这合理吗?这不仅仅是没有守住自己的初心,不仅仅是背信弃义,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更多的是这个病态的状态,已经普及。生活在病态中的人,看到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于是意味深长的说一句:这人有病吧。
就好像电影《熔炉》,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熔炉,冒着噬人的烈焰和腾腾的热气,想要把每个人都吞噬,最后谁都找不到自己。在这个熔炉中的我们是如此渺小,到处都充满吞噬我们的诱惑。钱、权、地位、安全感、舒适、控制感、甚至爱,这些都一步步引诱着我们,让我们沉陷其中,不可自拔。直到最后,我们才突然发觉心中的那片净土、深藏心中的美好品性,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仔细思索曾经存在的痕迹都已再难寻觅。现实并不是婴儿世界幼稚的非黑即白、正义战胜邪恶。那残酷的灰暗地带一直都存在。正是这样,才需要人们用坚强和勇气去面对,用那带着痛带着泪的坚持去守护最后的慰藉。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可是这一路走来,你的初心还在吗?你的底线是否越来越低?很多人现在的状态就是,变成了那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如果说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能够坚持自己,有自己风格,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是一种病的话,不要怕。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有病的。
前几天和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小兄弟去吃麦当劳,他今年9月份即将踏入大学,我们一起坐下来谈谈心。当我们最后吃完的时候,他把剩下的汉堡包装盒以及桌上的残留食物用纸擦干净,然后端起了盘子准备把它们倒入垃圾桶,然后摆放在垃圾桶上方。我说:“不用呀,一会儿会有工作人员来收的。”他说:“没事呀,顺手。”就是他这个简单的动作,以及简短的五个字,让我找回了我一部分丢失的初心。虽然我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喜欢乐于助人的人,去奶茶店喝奶茶会把桌上的残余水渍擦掉,把垃圾全部装进奶茶杯方便工作人员打扫,或者把垃圾拿在手里走几条街,没有垃圾桶绝对不会随地扔,但是说实话,他这个动作,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身边有朋友这么做。这就是初心,不管别人怎么看,你觉得对,你就去做,去坚持,当这个事件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别人异样的眼光都不算什么了。
不要看到别人不扶走路摔倒的老太太,你也不扶。因为你扶起来的,不仅仅是老太太,还有你的心。
如果不按照存在即合理这种方式去生活就是有病的话,
好的,我有病。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