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
今天听了一节感恩课,觉得很有意思。老师说,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抱怨?因为抱怨是有好处的,作用是面对很多不满,我们会把责任归结于别人,而不需要自己承担责任。抱怨是对自己最大的慈悲。如此,别人的抱怨,便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最大慈悲。难道,我们不许他们产生这些想法和行为?哈哈。最近,我在工作方面抱怨较多。所以想学点方法,给自己解解压。
于是先看了网上关于感恩心理的文章。知晓了感恩由4个要素组成,分别为:
a.认知因素;即能够在认知上,认为对方帮助了自己,且这种帮助是出于利他性而非利己性的目的。
b.情感因素;感恩,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对于施惠者的情感因素,感激、信任、甚至爱。感恩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存在。
c.沟通因素;感恩中,应当包括一种“想要向施惠者表达”的感谢信息,可能是语言,可能是卡片,但都包含了“表达”在其中。
d.行为倾向因素;最后感恩还是一种动机,它包含了一种行为的倾向,即未来在有机会的时候,提供施惠者以他们需要的帮助,或克制可能会伤害到施惠者的行为。
是个未知的领域。怀着好奇的心理想深入了解得跟多,于是报了相关课程。到时候看看一整个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吧。
好吧,我今天先来感恩三件事。
1.王敏霞陪我一起看了工作室的装修情况。她家里有小宝宝,但她还是不计较时间的付出。感恩她,让我不觉得孤单。
2.感恩这次考试,几个落后学生考试都及格了。孩子们和父母付出了较大的努力。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们的进步就是对我工作努力工作的最好回馈。
3.感恩我先生,每天比我晚到家还负责烧菜,毫无怨言。饭后,还把他觉得好吃的“芝麻炒年糕”又炒了一盆跟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