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在我看来,那是去一个你想去的地方,看与你居住地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与你爱的人在另外的地方有新的经历,发生新的故事。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有说:旅行的意义像是浩瀚大海中浮游者微茫的希望之光,是在他们筋疲力尽、乏味失落的不如意之时,激励他们打起精神来生活下去的执着之念。
作者记录了缅甸的静,斯里兰卡清纯甜美、天真羞涩的仙境之美,希腊.胜特里尼那羡煞旁人的浪漫气质……作者也记录了不同地域的人和故事,比如日本的艺妓,为了练就完美的走姿,会在两膝间夹上一本书长时间地行走,直到长辈艺妓认可。柬埔寨肢体残缺的人和那个卖丝巾的小女孩……这本书也有很多蛮不错的照片,有在意大利第一次看到的美丽的天际线,用茅草和竹枝搭成的清雅的“米船”,有德国富有音乐美的建筑,上面是深深浅浅的蓝,有印度那让你被激发出蓬勃生机的海滩……是啊,回想自己利用假期,十分惬意地在海边游玩,任凭浪涛舔舐双脚,胸中涌起的是无尽的力量,夜晚看着漫天繁星,你刹那间又觉得,自己好幸福,那个最真的自己在说:“日子越来越好了!”
旅行的美好,丰盈如桃林风卷过花瓣雨,无尽可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或者是古城建筑,或者是椰林,或者是浪花,或者是海鲜美食……属于自己的回忆谁也夺不走,任时光的利刃也不能消磨那些曾经拥有的繁华。好想念去三亚的日子,只因你去了,你去感受了那里阳光的热度,去闻了那里特有的植物的馨香,去亲手提起沉重的行李(扭伤让我总会想起追赶高铁的精彩瞬间),去踏过软绵绵的沙滩,在夕阳的余晖中留下天涯海角的倩影。
每一个凡人所看到的世界,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存在。前阵子同事一拨人去欧洲,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游玩,发出的照片和感慨却迥然不同,这让我内心起了涟漪,甲:处处是吵闹的游人,房子也是那么破旧。所附照片游人如织,不知重点是啥。乙:言语中充满了对古朴建筑的好奇,用文字记录了从导游那里了解的历史和面对美景的切身的感受。所附照片,色彩艳丽,拍出了建筑的风格迥异,让我们涨了见识。真的是用什么眼看到的是什么世界吗?
旅行能洗涤灵魂,用多一点宽容与善良滋养身心,用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风貌培育豁达,于是,觉得活着真好,好好活着。
马尔代夫有神奇的海底世界,菲律宾有曼妙的世外小岛,缅甸有数不清的佛塔,意大利有无尽的壁画和雕像,瑞士有最清新的草坪湖泊以及小木屋……想想今生一一临幸之后,那真是了无遗憾了。对了,顺便去看望移居瑞士的同学和她可爱的孩子,去大自然的宫殿——阿尔卑斯山滑雪。
生命不长不短,刚够遇见一个人,携手伴你走完一生,刚够用来好好看看世界,刚够让你认识自己,刚够遇见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生命轨迹,充盈你的人生。
每一天都是新的旅行,好好爱自己,最后身体与灵魂相伴,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中,你有数不完的回忆,不用低吟浅唱,只用嘴角漏出一丝微笑,此生足矣!
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物质简单,精神富足,灵魂自由!有能胜任的工作,有点钱,有点闲,有健康的身体,有可爱的孩子,有安稳的生活,偶尔去旅行,去释放压力,去抚慰自己心灵深处的伤痕,让自己在流年中拥抱迷人的温情,在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在坎坷中激发对生活的兴致。有空就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