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流年》:献给你离歌

​鼓浪屿是什么模样的?

我没去过鼓浪屿,但是看见了岛上盛开的夏天和夏天盛开的木棉花。​

李秋沅的《木棉·流年》虽然标签是“儿童文学”,但是内容却适合更多少年、青年以及年龄更大的读者阅读。

书中的“我”是一个因为故乡发生瘟疫而被迫离开父母的小女孩,坐着船来到了木棉岛。在岛上,“我”被番仔园的番婆收养了,成为了番仔园的孩子。而梅雪、理查医生、唐明泽、茉莉、博文等等这些在岛上认识的人,他们或多或少让“我”的童年充满温暖。而他们的离去,就像离去的父母、阿贵哥哥他们一样,在“我”的玻璃球里面折射出了虚幻的光。“我”只是一名年幼的小女孩,离乡之后重遇温暖,轻而易举便以为人生之后都是晴天。可是,时代不允许。

无论“我”多么希望大家能一直陪着“我”,他们总有许许多多散不尽的阴郁和重重的雾霭。他们在迷雾里前行,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几乎都在迷雾里前行。瘟疫、生离、死别​、战争……让“我”一次次失去周围人。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决绝地离开。哪怕日本人的子弹就在前面,他们还是决绝地离开。​

“我”不知道世界该是怎样的。只是,曾经温柔的时光应该才是世界的模样。如今的世界是毁容了。当“我”最后一次见到番婆,离开木棉岛,“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何时才能再见到番仔园里属于“我”的童年。

当时光匆匆,六十年后,“我”回到这里。变了。​

还没有全都变了。那里,看,他们向“我”走来了。​

「“香啊,乖囡仔,你也来一杯?”​

院内,花开正好。」​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还沉浸在20世纪30年代的鼓浪屿。和其他描写战争的厚厚的书籍不同,这本很薄,视角只是一个小女孩的视角。通过她的眼睛,看见了鼓浪屿的起伏与苦难。无论是哪个时代,孩子的心总是柔和的,而那些苦难一次次地打磨着孩子柔和的心,读来又心疼又难过。​

与苦难为伴的是勇气。番婆、周先生、李校长、唐明泽等等这些人,在生死之间选择了大国大义。就像木棉花一样,生在枝头就热情似火,死亡的瞬间也要决绝无悔。其实在我家这边,木棉树不叫木棉树,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它,我爸爸给我说它叫英雄树。​

人如英雄,品格是英雄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线剧情有一共四个结局,其中dead end将不会在通往共通线,游戏结束,其余各结局依旧通往共通线 Dead e...
    晨风君阅读 5,004评论 0 0
  • 这一节课是一次动手的课程。再说一遍,今天这一讲是动手的课程——如果你真的想要检验你自己的客户服务工作,你必须要自己...
    雷磊货殖论阅读 4,147评论 0 1
  • 95分,才两天就降了。 今晚,第一次时间达标33分钟,效率92。 虽然眼睛已经睁不开,还是决定加一节新课,想着或许...
    小空同学阅读 1,677评论 1 1
  • 传来前任新剧情及对我各种污蔑着实让自我有了各种不舒服和造作。问自己嫉妒嘛?没有。恨嘛?没有。放不下嘛?没有。对他的...
    向阳六月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