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生出无名怒火。焦躁,内心像要喷发的火山,激荡起伏。
起因是她爸强迫小宝刷牙,在我听来是各种威逼,小宝坚决不从之后,他又无奈地说,这样怎么行!要上幼儿园了,这样的生活习惯怎么可以?
我一听,一股怒火就来了,仔细回想,为什么愤怒?因为他的语言激发我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的担忧,但是经由他的嘴巴说出来,我的意识却不愿承认——一次不刷牙怎么了,就断定她没有好的习惯?你是在否定孩子吗,她还这么小,你就给她贴标签?你是在否定或者责备我的教养方法吗,毕竟我陪小宝的时间多,你呢?不加班的时候,就总是在玩手机!小宝吃饭,我操心;睡觉,我操心;游戏和学习,我操心,生活习惯和作息,都是我在操心,你现在来跟我说,你担心她的生活习惯,你早干嘛去了?
哇靠,吓了一跳,没想到我的内心语言这么丰富啊?这是现在,我在反省觉察才能意识到的!
当时对怒火有些微的觉察,知道自己生气了,但是隐忍着,给孩子喂饭,吵着要看电视,好吧,压着怒火开电视,总该好好吃吧?偏不!我一大早买来的烧卖和肉包,不吃,哭哭啼啼的,你哭啥呀——你不刷牙,我允许了,你要看电视,我允许了,你还要干嘛?你还不乖乖吃饭?你不能不吃饭吧?你这么拖拉,我怎么上班呀?
继续隐忍着沉默着不说话,不把愤怒的能量变成语言释放出来。宝宝大概意识到了不对劲。仍是不肯吃。吵着要爸爸。她爸不停地唠唠叨叨,说宝宝要吃饭啊,要乖啊!全是屁话。讲道理有用么?他的聒噪让我内心极力压下去的怒火又腾腾冒了上来。
这时小狗盼盼跑进来了,我正好找到了可以发泄的对象。不能对人,因为会产生愤怒“后遗症”,对一只小狗就安全多了。于是,冲着小狗喊:你怎么可以跑进来?说了不能进屋子的!我刚拖干净的地板!你出不出去?一边追着它,小狗也见机不妙,飞快逃走了。这就是踢“狗”效应了吧?
因为丈夫、因为孩子,也可能是姨妈期的暴躁,一大早就如此“愤怒”,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一声不吭,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状态是可怕的,然后嫁祸于小狗,出了一口气,释放了一些,稍微舒畅了些。
然后自我评判又来了:听了那么多课,看了那么多书,还是不能有更好的改变!接纳自己的愤怒?我接纳了啊!可是有什么用?每次又会被勾出来,还是这个鬼样子,我的进化速度比蜗牛还要慢!那些方法呢技巧呢理论呢,此时都到爪哇国去了吗?
但是回念一想,进步还是有的吧,毕竟没有冲家人吼叫啊!冲小狗也就那么几句。我当时是有觉知的!所以尽量保持沉默,尽量接纳并转化的啊!
痛苦的根源在于期待太多、太高。对自己的,自己搞不定的寄希望于丈夫,也能料想到他没有学习成长意识的人(此处亦是评判)怎么可能会比我觉悟更高,算了不指望他了(无助感冒出来),对孩子的期待(按照我的要求做,好好吃饭,好好刷牙,吃饭不要看电视……)可是孩子又是处在可怕的三岁,渐渐有独立意识的孩子,喜欢事事自己来,不喜欢被控制被安排。
我和丈夫对于小宝,在意的点是不同的,比如,他很在意长痱子的烦恼,在意刷牙等生活习惯的严谨,而我却无所谓,小孩子长痱子不很正常吗,偶尔不愿刷牙也没有生命危险,干嘛大惊小怪的。而我在意的是她的玩耍游戏,尽可能和小宝互动,教他背诗唱英文歌,玩涂鸦积木拼图,到室外去观察动植物感受自然等等,而她爸只会把她扔给电视机,自己在一边刷手机。于是他总看不惯我,觉得我不训练孩子生活规则,而我则埋怨他不懂得学习成长,不懂得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只图自己当下的享乐。
关于长痱子,她爸为什么特别在意?因为他说自己小时候长痱子特别烦恼,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不堪忍受的巨大痛苦。而我小时候也长过痱子,却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不适的,打打爽身粉,喷点花露水,抹点风油精什么的,不就解决了吗,有那么夸张的痛苦吗?
最后梳理一下:
1.学会抽离。
不被他人语言或行为,触发内心的“地雷”。
2.练习觉察和接纳。
对自我更精微地觉察,更耐心地接纳。
3.分清界限。
吃饭是孩子的事,唠叨、发怒是丈夫的事,我只对自己的事、自己的情绪负责。
4.抓住核心。
我要的是良好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还是自己发泄一时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