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伙伴吐槽自己,1点睡4点就醒了,焦虑,担心自己的状态。平时不怎么聊天的社群里,大家开始讨论焦虑到底是什么,该不该有焦虑。最后的结论是,有欲望就会有焦虑,适当的焦虑会让人进步。
其实我们会发现,对自己的自信,对自己的未来足够自信,不管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即便是在困境里,也会觉得自己有无穷力量,什么都不怕。
《在绝望中找到希望》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在激励。作者也反复会说,一个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是鼓励,给学生信念,什么信念呢?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待,追求卓越,所以他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俞敏洪每天晚上12点之后会坚持写一篇文章,这本书的封面上是这样说的,不知道他现在还写不写。我自己每天无论多晚都会写,之前一直认为写重要,但是中间随经历,随遇到的困境,会有挣扎,会有迟疑,可是新年之后,我问自己,我写一定是为了我自己的,我做这些都是先为我自己。这些文字记录我走过的时间,有欣喜,有痛苦,也有一点挣扎,还一定有一点不屈,一点顽强。
这不就是生命本身吗?
就像俞敏洪说的,人生总是要有一份期待,我理解为就是信念,要对自己的未来足够自信。
可能我也一样,我写也是在安放自己,当我有困惑,当我有感悟,当一些体验触动了我,当我再次去问什么对我最重要之后,我会用书写的方式来和自己对话,说是安抚焦虑也好,但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我深知这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
因为,刚才不是说了吗,即便是在给自己打气,都非常值得去一遍遍的做。
生而为人,我们首先要肯定自己。
来讲一个俞敏洪自己的例吧。
他说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才从自我否定走向来自我肯定。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就感到非常自卑,没跟任何女孩子说过话、谈过恋爱,就是因为太自卑了,觉得自己没学识、知识浅薄、长得难看、土里土气,总之,觉得自己没有一点长处。他一想到要和女孩子打交道,就会想起一连串的恐怖场面, 比如,如果自己要是跟某个女孩说“I Love you”,她是不是会给自己一个耳光,会不会把他骂得半死,俞敏洪说骂也没关系,打也没关系,不答应也没关系,但自己更恐怖的是,她会不会到全班同学面前去说:“俞敏洪那头猪,居然还敢追我”,越想越恐怖,于是耽误了青春岁月。
他说,把一件事想的太恐怖了,就再也不敢去做这件事了。
我们是不是有点理解“画地为牢”。在自己的认知里,给自己画了一个圈,也就是自己吓自己,走不出去。
所以,再深想,有时候我们只是战胜不了自己。
不过,没关系,有焦虑说明还有欲望,还有比怎么应对焦虑重要很多倍的事情需要我们先来做,那就是,肯定自己,给自己信念,先做自己的教育者,点燃心中那把火。现在怎么样都没有关系,因为一切都还来得及,你所有努力都有意义,请对我们自己的未来足够自信。
你今天肯定自己了吗?
另外,每天临睡前,写一天中最高兴三件事,也有助于我们肯定自己,建立自信。
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