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看完了《国之脊梁》这本书,我来说一下看完这本书后我自己的感受哈。
首先我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确实被书的整个的设计是狠狠震撼到的。虽然它不是中国红的那种红,但是它是采取了好几种红来作为整个设计的基础色彩,会让人从心底里面对于咱们的中国的国旗,以及这么多科学家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巨大的贡献,有更深的感动。
翻开折页,能够看到封面上面是有40位科学家他们的照片,虽然看完之后我也只能将几位科学家的照片与姓名一一对应,但是这并不能够抵消掉我对于这些科学家们由衷的敬佩。继续翻开几页,就是关于这本书的一页序言介绍,我是在后面看了关于好几个人物的介绍之后,我再回来看序言才有更深的一个体会。希望大家也能有所收获。
书里面一共介绍到了40位科学家,可能每一位科学家所做的事情没有办法具体说出来,但是这40位科学家所传达的一种科学精神确实是非常的一致的。
那我在看的时候,其实我是有问过自己一些问题的。为什么在近几年咱们的国家是在越发地提倡爱国主义情怀的,以前也有但是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大力地去宣传,我看到过一个视频采访,记者问到现在的中小学生,你印象中最深刻的科学家是谁?他们通常都会回答一个名字: 爱迪生。如果是我在没有接触到这本书及网络上的一些宣传视频,其实我脑袋里面迸发出来的也只有爱迪生这一个名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呢?
我认为第一点是咱们的课本上面对于科学家的介绍很少,为什么会介绍得很少呢?首先咱们的语文课本肯定需要结合古代结合现代,包括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是需要去介绍到的。那关于咱们中国科学家的介绍,可能只有比较有名的,例如邓稼先钱学森等等这些,我在读书的时代是听说过的。
但是对于国外的好像会说到就是爱迪生、居里夫人,所以,对于咱们的学生不知道中国的科学家的名字这件事,我认为不仅仅只有学生的原因,因为他们现在是属于一个未成年的阶段,没有办法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个我是能够理解的。
咱们国家对于这些人物的事迹没有一个很好的宣传,这个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这些科学家们,在做这些惊天动地的科研大事的时候,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乃至于他们身边最亲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现在我们的很多人也就说不出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我觉得这个现象目前也在国家的推动下,正在日益往好的方向发展。
再说到我看这本书时对自己提出来的几个问题,包括后面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理解。
首先第一点,我们所认为的科学家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只蹦出来爱迪生这一个名字,他做的事情是发明了灯泡,那科学家就是在做发明创造事情的人。那我们的中国一直到现在,就没有发明创造出来什么东西吗?并不是,相反有很多很多。
科学家中的科学,到底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陈独秀先生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科学就是追求真理,就是求是创新的是。
那科学跟科技之间有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呢?科学并不等于科技,科技可以创造一个产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科学是一门学科,它是教会人们不断地追求事物的本质所在的东西,教会我们不迷恋权威,拥有独立且深度思考的能力,勇于探索更新更真的东西。
我认为的科学家就是在研究真理的人,就是在搞发明创造的人,所以我们的两弹一星的参与者,都是可以被称作为科学家的人,因为他们研究发明创造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接下来说说第二个思考。我从这些科学家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确实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说万婴之母林巧稚,按照书中所记载的计算下来是她平均每天连续不断地需要接生2.5个孩子,按照现在咱们医生的一个工作量来说,很显然是没有办法去完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按照平常人的思维去思量伟人所做的事情。伟人身上那种坚韧不拔以及为了信仰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心血,是我们没有办法去达到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对伟人投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②因为有很多很多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战火纷飞,清华北大的教授他们在南迁至昆明的过程中,还保存了大量的书籍,保存了大量的用于医学研究的标本等等,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疑惑,我们把自己的命保住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要去管这些累赘身外物。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难道只有人命是最珍贵的吗?不是的。那些古书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它们所蕴含的文化蕴含的智慧,同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能感受到的存在,但是古人的智慧古人的精神是另一种看不到的但是拥有无限价值的存在。
③第三点就是我结合觉醒年代电视剧所感受到的,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他身上所拥有的人格魅力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是真的做到了教学有方,能够去承担起一校之长的重大责任,不以师长身份而居高自傲,不因危险而怯懦逃走,他是跟学生共进退,共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我是在这本书里面的叶企孙等诸多教授的身上,看到了蔡元培校长的影子,我也想到一个词就是以史为鉴,向古代古代圣人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前有蔡元培,后有叶企孙等,伟人的足迹总是会有后人承接然后继续走下去。他们在我心中是真正的学术界的大师的大师。
④叶企孙的院士语录里面介绍到: 培养学生必须与国家命运相联,要反映时代的需求,不是简单的学术追求,或者独善起身的自我修养,而是造就学生,献身国家。其实这句话跟战乱时期的中国是非常契合的,咱们不能只谈学术研究,不能只谈自己的前途,先有国才有家。所以这个时候跟陈独秀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包括后来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如出一辙的,所以我真的非常的感动。
⑤院士语录里面还有一点,就是理论跟实践的关系。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需两者并重,也就是理论跟实践必须齐头并进,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如果只是看书本上面的知识,那很有可能失去自己的见解,变成权威研究的奴隶,所以咱们是要走出狭小的教室,去到偌大的实地里面,去验证书本上面的理论,去加深自己对理论的深层次的理解,这一点是所有的科学家们身上都具备的。
⑥还想说一点,就是关于信仰的力量。这40位科学家基本上很多都是去国外留学,然后学业有成最终在国家的需要之下,他们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后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当中。他们抛弃了国外的优厚的条件和优越的生活,反而回到了当时无比贫困无比艰苦的祖国中来,他们没有后悔,凭借自己的双手将匍匐在地的,受尽屈辱的中国变成一头让世界都为之震颤的东方雄狮,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真的做到了,咱们的中国现在变得非常的强大。那到底是什么支撑了他们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而且是没有丝毫后悔的想法。那就是对于祖国的爱,对于祖国的深深的情感,这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根深蒂固的东西。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是处于慢慢觉醒的一个状态,所以相比较之前的我来说,现在是更能够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心里面的想法,以及为什么会做出这件事情,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力量到底源自于何处。其实就是信仰。
我今天看到了一句话,信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一旦你拥有了信仰,你就会明白信仰的力量是非常非常强大的,是坚不可摧的,所以我由衷的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去很好的建设咱们的祖国。
虽然咱们的祖国现在依然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放任就可以消失的,只有去解决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就像觉醒年代的陈独秀那一批人一样,即使我们的国家已经处于无药可救的状态,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对于祖国的希望,他们依旧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所有人都在寻求那一张挽救中国的药方,即使从现在去看过去,他们会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在暗无天日的那个年代里面,他们也是摸爬滚打,才找到了社会主义救国的这样的一张药方,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批判当时的他们,只管去做。
总结: 伟人所做的事情,当时不需要别人理解,时间自会证明一切。请大家能客观地看待事件,有舍有得,有对有错,这些常常会共同出现,不能只用简单的二分法去分析人或者事物。黑与白,往往共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