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提高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标吧。你不可不知道,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一、无为思维。
道长无为,而无不为。出自《道德经》第37章。
太平盛世,从来不靠严刑峻法,都出于无为而治,人亦如是。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轻举妄动,不胡作非为。就好像拔苗助的人,本意是想要庄稼长势更好,结果却让禾苗全部枯萎。有人说人定胜天,但仔细想想。天的不是人定,而是人在自然的规律里顺水推舟,如果真的逆天而为,只会惹祸上身,学会顺其自然,才能做到安而不乱,宁静自在。
王阳明就是如此,出生书香世家,自幼读书却科举落地,而后好不容易步入仕途,却因直言上书被廷杖40下诏狱。出狱后,他被贬至贵州龙场。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一路上他躲过政敌派来的好几次刺杀,千辛万苦,历尽艰难才逃到龙场。当时的龙场是个令人生畏的蛮荒死地,地处偏僻,瘴疠丛生,交通不便,多少人有来无回丧命于此。但王阳明没有一丝埋怨,随遇而安,面对困难反倒有了一种从容,没有地方住,他亲自动手搭建草棚屋。草棚一到下雨天就湿湿的不舒服,他便住洞穴,后人称之“阳明洞”。水土不服。三个随从病倒了,王阳明就自己照顾随从,给他们做饭、唱歌、讲故事。没有粮食,他便自己下地种庄稼,还把汉民族许多先进的农耕盖房的技术带到了那里。王阳明后来回忆,我来农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其他人一样,悲悲戚戚,抑郁哀愁,人生艰辛曲折必然,顺其自然,活在当下,便能在失意时多一分坦然,遇事时多一份泰然。最符合天道的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为。
二、守柔思维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出自《道德经》第76章。
有人问老子,刚和柔哪个更强?老子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反问:“我的舌头还在吗?”那人答:“在。”老子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那人答:“您年事已高,牙齿已经不在了。”老子说:“如你所见,舌头柔软而牙齿坚硬,刚则易折,柔则长存,再明显不过了。”
红楼梦中,王熙凤不仅精明,还强势。因为太过要强,她对丈夫贾琏很少示弱,没有哪个男人想要一个强势的老婆。于是,当贾琏见了温婉可人的尤二姐。便一发不可收拾,偷偷纳为妾室,对此凤姐怎么能善罢甘休?于是他借别人之手害有二姐吞金致死。然而,当她害人的事情败露时,贾琏丝毫不顾及夫妻之情,下决心要休了他。所以夫妻相处太过强势,只会让对方敬而远之,最终心生嫌隙。
人和草木一样,有生命力时柔软强韧,枯萎后就会变得僵硬挺直。坚强的东西易损,柔弱的东西长存,懂得示弱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三、空谷思维
江海所以为白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白谷王。
出自《道德经》第66章,
江海能汇聚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善于处在谦卑的位置,所以能成为统归众河之王。我们都知道,孔子年轻时拜老子为师,学习前朝的典章制度。但其实孔子还向郯子子求教过官职,跟随长弘学过乐理,在师襄门下学过弹琴。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凡是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有一次他演出京剧沙溪时,在一片掌声中,一位老先生却说不好,梅兰芳没有因为普通人的否定就恼怒,反而将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我先生为老师,他恭恭敬敬向老人请教,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行指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先生说,沿阎惜娇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照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连道谢,正是这种空怀心。兰芳才能成为四大名旦之首,将京剧推向了全世界。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有智慧的人,待人接物总是谦卑,恃才傲物,不是智者,虚怀若谷,才是高人。
四、反战思维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气。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也杀人也。出自《道德经》第31章,
兵器是不详的东西,要到不得已时才用。双方交战,因为胜利而觉得快乐,就是在以杀人为乐。这样做的人没有人性,不配做人。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爱好和平,从不挑起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只有深知兵者不详,才能在用时谨慎,逢战必胜。
五、利他思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水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水包含着无私利他的品质。人最难放下的是我执,是自私,以我为中心,我需要帮助,我最金贵,我的事最重要。
其实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你这样想,别人亦然,但结果只会是一场恶性循环。智慧的人能在人生里发现自我之外的意义。
从前有一对师徒,靠一人在下面以肩膀托着木杆,另一人爬上木杆顶上表演上为生,有一次,师父对徒弟说:“你在上面守护我,我亦在下面守护你,互相扶持,到处表演,便能多赚财利。”徒弟却说:“应该是我俩分别在上面和下面守护自己,就能多获财利。”师傅回应道:“你所说的和我所说的没有分别,全靠我们紧密合作,才会有安全而成功的演出,你守护自己就是。我守护自己就是守护你。”
佛法所说的因缘,就是一重又一重的关系网,一切众生都在这关系网内紧密联系,共荣共存。这个网络的运作法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伤害人的话,最终都会自食其果,若我们利益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学会给予,越分享越富有,学会帮助。学会利他,利他是更高级的利器,所以上善才向水利万物而不争,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