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一代心理学宗师-荣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话说重头……

在我15,16岁那年,爱上了宗教与心理学,算起来也是个奇葩……家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碰到了塔罗牌,更是一头栽进了神秘图案里面……没想到却成了我一辈子的职业。

到目前为止已经过了23个年头,而在我不断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卡住』的现象,就像写文章也会有卡住的情形一样,后来是在看心理学的书籍中得到了突破……

在众多的书籍中,『荣格』的理论走进了我的视野,他是瑞士人,从小成长在全是基督教徒的家庭当中,而他那超然物外的性格,却与他的家庭格格不入,他爱一个人进行哲学思辨,例如:当他坐在一个石头上时,他会思考『石头』并与石头对话……

在他成长后进入了精神医学的领域,以研究『人』为其核心思想,所以,虽然他是正科班的医学训练,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却不拘泥于传统,这点与其他医生有着天壤的差别,也因着他的好奇与开放的心胸,所以可以在他的著作里看到各式各样的理论。

对于易经与塔罗牌,他也认真的研究过,而正是荣格不倦的研究,留下了非常多的理论,而这么多的理论在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可以见到,例如:集体潜意识……

而这本《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自我实验”,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之书”,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无二的窗口,让世人可以看到荣格是如何在他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修复了他的灵魂,继续研究心理学,从而成为一代大师。不论是它在荣格一生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件艺术品,《红书》的出版都堪称一个里程碑。

我的阅读也分为两大阶段,在2010年之前,我在台湾以阅读灵性书籍为主,在2010后,我来到了中国,此时的阅读以营销为主……

本来不想买这些心理学的书籍,但是看到了这本大师的私人日记本,还是抗不住而下单购买了……

有感而发的写了这么多,除了怀念过去那青涩的岁月之外,更以此文,记念一代大师……荣格,谢谢你陪我渡过那孤独的岁月,因为在你的文字中有种……『懂我』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们常说的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就是所谓的21天效应,21天效应是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所有的习惯养成真的...
    金艷時光阅读 2,206评论 1 0
  • 三月 潇洒了一场 透明的江南雨 林子里 长出 许多嫩嫩的欢乐 奶完孩子的女人们 随便哼一支曲子 笑声 ...
    湘中布衣秀才阅读 1,540评论 1 0
  • 千年道行,百年恩怨,浮萍草芥,载浮载沉。 借此一身,可渡一仙?借我一仙,可定乾坤? 借命重生后的他,是个富人财主,...
    清声雏凤阅读 3,863评论 2 3
  • centos7安装docker 一、Install using the repository 1. Install...
    think_lonely阅读 2,8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