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收拾利索,我靠在沙发上看书,爱人坐在一旁桌边在电脑上编教材。安静中,一股淡淡清香钻入鼻中,细嗅,真好闻呢。细一打量,一米远的菜篮中一排排西红柿整整齐齐列着队,淡香就是它们散发出来的。
味蕾勾动,馋虫爬出。正好也有些口干。
“我要吃一个西红柿。”我对爱人说。
“我也要吃一个西红柿。”爱人对我说。
好的,我来洗!选出两个又红又大手感软些的,绿绿的蒂,掰下时又散发一种绿色的味道,放在手心置于鼻下细细闻,又是陶醉。
奔到爱人身边,手伸到他的鼻下,
“你也闻闻。”
“嗯嗯,好闻。”
清水洗净了,和爱人一人手捧一只吃将起来。
一口咬下去,甜美的汁液充盈舌喉,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啊!
01
小时候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那个年代大棚是很少见的,万物运作,欣欣向荣,离不了阳光照射、水和空气滋养。
人们在田间挥锄劳作,一颗汗珠摔八瓣。
攒积各类农家肥,所有肥料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没有工业合成剂杀虫促生长。
六、七十年代上学的小伙伴们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学校布置积肥任务,放学后、假期里,手拿小筺、小铲,双目睃巡地面,驴粪、马粪、牛粪,总之各种粪搜入筐中。回校报数,量多的还会受到表扬。这个一方面反映出劳动最光荣,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肥料宝贵、不能浪费。
小时候的味道是四季转换的味道。那个年代每一个季节的作物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秋果不会一到夏天就成熟,冬季也没有琳琅满目的水果蔬菜。一到秋末,城里的菜店会排了长长的队伍,成筐的西红柿买回去用于制成酱,成筐的土豆、成捆的白菜大葱买回家储存过冬。
小时候的味道就是果实自己的味道。黄瓜是黄瓜的味道、西葫芦是西葫芦的味道、豆角是豆角的味道。那时候很少见到切开的西红柿里面是空的,倒是记得有一次拿起一个红艳艳的,赫然有虫洞,掰开,胖胖的小虫正享用甜美汁液,也就留给它吃了。
前几天一时心血来潮,随意买了十来八个西红柿,被爱人唠叨了好几次。因为切菜时见不到汤汁、咀嚼时囗感不爽,着实看到是西红柿,吃起来嗯…就是咽了完事。
吃到这么美味的西红柿,不由地想表一表那个供应了地道食材的人。这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农场主。
02
去年夏天,朋友介绍有一个农场,西红柿特别好吃,其它蔬菜、水果品种丰富多样,是个适合釆摘的地方。于是呼朋引伴去体验一把,果然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农场很大,每个大棚栽培一种类型,有水果类的西瓜、红玉、绿羊角脆、白羊角脆 、酸甜果、小西红柿;有茄果类的西红柿、豆角、黄瓜、长茄子、圆茄子、青椒、尖椒;有叶菜类的生菜、白萝卜、紫甘蓝、玉谷叶子、茼蒿、小白菜、西兰花、菜花、曲麻菜、紫菜花、水萝卜。还有鸡蛋、鸭蛋供应,也是农场自己养的鸡鸭产出。
陪同釆摘的小姑娘,也就是农场聘请的管理人员,都是在读的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勤工俭学。釆摘时,小姑娘手提菜篮,拿着菜剪,每进入一个大棚,先讲解釆摘注意事项,因为每类作物的釆摘也是有要求的,既便于釆摘,还要保护好苗木不受损伤。
釆摘尽兴了,农场还有自己开办的餐厅,供休憩、午餐。菜品有农家炒鸡旦、凉拌西红柿、干炸蘑菇……所有食材都是自家种植,要的就是个新鲜。做饭的大婶是周边村妇,谈不上高超厨艺,但饭菜顺口,要的是原汁原味。
一次吃中餐遇到农场的开办者,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小年轻。顺其自然地一群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农场主对自己主打的绿色有机农作物很自豪,还有许多规划待付诸实施。
想开个豆腐坊,用自己的豆子做出放心豆腐。
还想扩大规模,产出更多不施农药,有机放心的作物。
还想开通送货上门、方便百姓生活。
……
大家一致表达对西红柿的热爱,年轻人回答:这是反复精心培育的品种,甜美的口味的确吸引了很多人。
03
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常常感动于食物的精美、厨师的用心,但剧中表达出真正一流的厨师,最讲究的是食材的新鲜、原味。
科技的进步、有心人的努力,令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生活越来越便利。
手机订购了这家农场的菜品,很快就送来了。要的就是新鲜水灵。
西红柿里的阳光味道,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