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岛之平章港
‘海陵岛’名字的历史其实只有不到四百年,证据就是清人顾祖禹(生于1631—1692年),约于1680年完成的天下奇书《读史方舆记要》,由于他的‘记要’记载各地关隘、要塞、地理特征等,是记载历史事件和各地祥细地理描述的纵合著作,是其后所有军亊家必读之著作,所以此书是‘海陵岛’ 名字历史的有力见证。‘记要’ 中有如此记述:
阳江西南大海中有‘海陵山’,周三百里,旧名罗洲,又名螺岛,列为数峰,其中有‘草王山’,高三百丈,其东有‘平章山’,下有‘平章港’,受海陵涨潦,以达于海。
阳江——宋以前称南恩州,后没‘阳江县’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升为‘地级市’即今‘阳江市’。
从卫星图中,整个‘今之海陵岛’ 在康熙初年并未形成‘岛’—— 图中白色部分尚还是海或海滩,图中各个黑色山峰尚被各个白色水域分割开来,并未形成今天的‘岛’,故‘顾祖禹’称之为‘海陵山’而非‘海陵岛’。
在‘记要’中,只提到‘海陵山’、‘ 草王山’、‘ 平章山’、‘ 平章港’四个地名,实际上没有具体的‘平章山’,只是对‘平章港’ 周围山峰的统称。
‘平章港’—— 在图的东面标有‘神前’与‘金沙滩’这一北南向的水域中间峡窄处,即今之‘平章村委会’所在地,平章港背靠‘安龙园’,而‘安龙园’是名‘山顶’小山(水域南部中间灰色小区)北尘的一片坡地,(今土人耕种之旱地。) ‘平章港’在记要中在清康熙初年,‘受海陵涨潦’,即涨潮时,可北通神前海,南通南海,而退潮时则是内陆,无法泊船,此时的‘港’因逐渐淤塞已开始失去‘港’的意义,由‘港’向内陆村转变。因此,卫星图中的‘海陵岛’以‘平章港’为例的图中所有白色水域在污塞前称‘海陵山’,而‘淤塞’后人们才逐渐称之为‘海陵岛’。所以说,‘海陵岛’ 的命名是于明末清初‘平章港’ 淤塞后产生的。
‘平章港’—— 俗称‘莲花地’,它地处‘莲花心’,它的东面(望料岭又名郊髺岭)和东北面(烟灯髻)是几个山峰连成的一片山脉,它的西靣和西北面亦有多个山峰连成的一片山脉。它(南)背靠山顶小山,如果用‘八挂’说明,则中‘土’为‘平章港’,‘乾位’是‘盐仓山’,坎位是‘鹤抓山’,‘ 艮位’是‘老虎头’,‘震位’是‘风柜坳’,‘巽‘位’是‘黄村山’,‘离位’是‘山顶山’,‘ 坤位’是‘龟阳山’,‘兑位’是‘鹅公髻’。
‘海陵岛’和‘海陵山’ 的‘海陵’命名出于何时,它应该是于1523年以后。在此之前并没有‘海陵’之地名。证据是明嘉靖二年已未羊年(1523年) ,时任阳江太守罗乔重修‘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之墓’、 ‘祠’时所作‘祠记’中如此记载:……阳江有张太傅墓,在潮居里赤坎村,去阳江七十里许,密迩‘平章港……’。 ‘祠记’中并没有‘海陵’之地名,也没有‘阳江西南’之方向,而是以‘潮居里’为大至方向,稀拟‘赤坎村’, 用‘密迩平章港’ 加以说明(那时并不会用东经x度,北纬y度来表示座标点)。因此,可以说,如果有‘海陵’这一地名的话,罗太守必用之作‘词记’,而不会单单用‘平章港’ 来说明,那么,即是1523年以前并没有‘海陵’之称,而是从有‘太傅墓’ 和‘太傅祠’后至康熙初年范祖禹的‘记要’ 才有‘海陵山’ 之称,这一名称是于1523年~1680年的150年间产生的,此时亦未有‘岛’之称。在这150年间,还有另一段历史:据该岛的曾、黄、梁氏繁衍和有关谱载,皆为二十二代,开基祖约于1500年左右迁居于此,衍至八世为康熙元年的‘迁界’运动,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少量居民奉绍迁移,海陵山为无人区,八载后(1669年)频绍回界,海陵山的人文史从1669年后重写(祥见塘边述溪房谱和黄氏族谱)。
据罗乔‘祠记’,1523年以前没有‘海陵’之称,也并非是岛,而是互不相连、星罗其布的无人居住的几个小山屿,但已有‘平章港’之称(因苍海桑田之变,今已是平章村) ,那么为什么在大海中无人居住的无名荒岛中怎么会有‘平章’ 这一高档的地名呢?
‘平章’ ——权力与宰相平权,同时参与皇帝宰相的军政大事决策,但他是虚衔,不如宰相掌握实际权力。他是皇帝御封的特别官名,亨有与宰相平等权力。与宰相互称平章。所以产生平章这一名称,必与当年官场有关,这些人中也必定有官场人物并且深懂平章官名的解译,并且野史流传有‘平章枢密使张世杰’ 的传说。
据当地曾氏族谱载:曾氏七世祖广忠公生于1602年(此为族谱最早的时间精确记录) ,推算开基一世祖曾大隆于1500年左右由东平大澳湾迁居于‘安龙园下’、‘马屎井’旁,开基创业‘塘边村’,后二世祖分衍:长子述传居‘上巷’、 次子述轩衍居山白、三子述溪留圹边,四子述陵衍山禁,后各房子孙分衍‘水沟东’、‘ 水沟西’、‘塘见’、‘大村’、‘黄村’、‘凉滨’、‘广庙’、‘神前’、‘园盆’、‘那歪’、‘新村仔’、 ‘另岸(上坑、下角) ’、‘(上下) 基围’、‘那谢’、 以及‘牛栏涌’、 阳西的‘滑桥’ ………等村(祥见圹边曾氏族谱)。黄氏也相继开基‘刘谢村’,后分衍‘杨屋’、‘大村’、‘ 黄村’、‘坑美’、‘凉滨’、‘ 神前’以及‘那洋’、‘阳西’、‘ 平岗’……等(祥见刘谢黄氏族谱)。但是1523年,曾、黄两姓都是第二、三、四代人,那时平章港周围居民很少也不过是几十人而矣!
然而,当你站在圹边村即可直接观望到东北方的‘烟灯髻’ 和东南方的‘望料岭’ (郊髻岭) 两烽火台。还有‘山顶山’顶座北向南、可监控山拔、深歪直至南海的整个南靣水域的‘山顶庙’,座南向北的‘企石庙’可监控‘下歪围’、‘ 糯米围’、‘ 蒲芦围’、‘咸圹围’ 以及‘耗鼠山二镬沥’ 等大片水域,‘神前庙’可监控‘耗鼠山’以外至内陆‘北津港口’ 内航道之海域,‘灵谷庙’可监控‘沙岗’至‘灵谷’ 至平岗之北面海域(该海域可经盐场进入神前水域) 。而从军时地理方面看,两烽火台可实施对岛东、东北、东南三方向的‘远程监控’ 和实施向‘平章港’早期的敌情‘烽火传信’。四庙是实施从‘平章港’南、北两水域进入‘平章港’ 的四个辽望哨点。也就是说四庙是‘平章港’的四幅屏幛,四尊守护神。但是,这些军事没施,对1500年左右定居的曾、黄两姓先祖,是不可能设置、也没必要经营的,它是1500年以前的产物,在明朝以后的太平年间,两烽火台已荒费,四庙则逐渐演变成迷信中的庙宇(侯王庙、守护神、四兄弟) 。
那么两‘峰火台’ 和四‘辽望哨点’ 是何时产生的呢?这大概要穿越200年前看宋、元交替1279年了。
1279年二月初六,南宋海上小行朝于厓山兵败后,突围逃出生天的‘遗臣’、‘兵将’都有什么人呢,有关史料记载如下:
《宋史·张世杰传》……“二月癸未,弘范等攻崖山,世杰败,走卫王舟。大军薄中军,世杰乃断维,以十余舰夺港去。后还收兵崖山,刘自立击败之,降其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余人。世杰复欲奉杨太妃求赵氏后而立之,俄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注:此时尚未有‘平章之地名’,待考。
《元史·李恒传》……“十六年二月,弘范至自漳州,直指崖山,恒率所部赴之。张世杰集海舰千余艘,贯以巨索,为栅以自固。恒遣断其汲路,其势日迫,谕降不可,乃阵于船尾,由北面逆行,捣其栅。索绝,世杰犹死战,自朝至晡,弘范督南面诸军合击,大败之。陆秀夫先沉妻子于海,乃抱卫王赴海死。从死者十余万人。获其金玺、后宫及文武之臣。其大将翟国秀、凌震等皆解甲降。焚溺之余,尚得八百余艘。是日,黑气如雾,有乘舟南遁者,恒以为卫王,追至高、化,询之降人,始知卫王已死,遁者乃世杰也。世杰继亦溺死于海陵港。”——注:此时尚未有‘海陵港’之地名,待考。
漳浦湖西村黄氏族谱《文忠公族谱序》…… 不期年,元兵俱至,连日大战。余知势迫,乃与张世杰,许达甫等十六船,护王夺港而出,遇陈宜中,船于广崖之浅澳大会;欲往福州图恢复,忽飓风大作,世杰不幸船沉,宜中船破,因登合浦;惟余与达甫四船护王及父天从公,漂至浯屿前,又失杠具,乃于浦东登岸,匿王为我黄氏合居……。
赵家堡族谱《赵氏本末序》赵若和……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势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遇陈宜中在广崖之浅澳大会,欲往福州,以图匡复王室。船到广东南澳之七十余里,飓风大作,宜中船破,遂登合浦 ,予冒至浯屿之东,船亦失其杠具,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噫!当是时,天祥被执,世杰、秀夫负帝溺海,内无良将,外多强敌,大势已去矣!
黄溍《陆君实传后叙》记:只有张世杰"挟斗舰十八,溃围奔南恩州"。
邓光荐的《填海录》 "(张)世杰、(苏)刘义等三十余艘斩缆乘潮而遁"。野史载:邓光荐投海自尽,但连跳两次都被元军从海里钩上来,自尽没有成功
《经世大典》张世杰等"乘间开南壁率十六舰夺港门遁去"
白左的《平崖山记》说:"宋主昺及扈从文武官属,舟师器械俱没于水,即获其玺。"白左是战役参加者。
陈植:随张世杰冲杀而出的尚有陈植。陈植,字梦立,以字行,福建漳浦人。淳佑进士。娶宗室安定郡王赵伯泽女。提督岭南海路兵马。景炎行朝南撤。陈植输饷护驾,提领船舰事务。崖门出奔后,回碇梅岭(今福建沼安县海港,当时属漳浦县),"收亡命,驰檄诸蛮,图立宋后。"准备再起。但尚未成功,即遭元廷追捕。逃入山间隐居,赍志以殁。
苏刘义:冲出崖门,间关辗转入南海县都宁山(在今顺德县东),寻觅一名宋宗室子弟,改名旦,并集结乡民千余人,建置寨垣,志在大举。逾月而旦卒,大计遂告吹。
《宋史》本纪第四十七:“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苏刘义突围后,扮装相士辗转潜返新会沙涌,寻到马南宝,并在当时秘密转匿于民间的宋室后裔中,挑选了一位姓赵名旦的小孩,拥立为王, 以继赵宋统绪,重上顺德都宁山,登山立寨建都,命名 “都宁”,取 “都此可宁”之意,招集千余军民,继续反抗元朝统治。后被元朝重军复剿月余,苏刘义终殉国,享年四十七岁。
乾隆顺德举人罗天尺题《宋宫都宁山》:
舟过大鱼塘,东望半边月,怪石高嶙峋,人指宋宫阙,云是都宁山,赵氏经残劫,庙宇何巍然,俎豆三忠烈,空山叫白鹇,青草沦碧血,我来吊古迹,旧曲半明灭,史无王旦名,地传刘义节,欲续崖门线,终同块肉绝,山风吹我衣,愁恨千古结。
另载:刘义公与世杰夺港而出后,至海陵岛又遇飓风,世杰溺亡,公辗转返至顺德都宁山,延抗元义举,元军穷追围攻,公溅血山岳,全节都宁,享年47岁。
曾渊子:【51】派,致饶(41) 十一世孙,曾珏子,字广微,(1250年) 进士,宋末诗人,曾隋宋末帝逃亡广东抗元,迁右正言。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为监察御史,恭帝德佑元年(一二七五)迁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劾罢,贬雷州,端宗在硇州即位,拜参知政事,广西宣谕使,雷州都督,崖门战败投海自杀,后被下属救起后流亡越南,后回国。
从以上之史料纵合看,1279年二月初六张世杰、苏刘义、赵若和、黄天从、黄材、许达甫、陈植、曾渊子等一班人马冲出厓山,唯一路线是向西(二、三月季风是东北风) 败逃,李恒追至高、化的只是一部分败兵,而张世杰、赵若和等人已躲进‘平章港’(广崖之浅澳、广东南澳之七十余里,即今东平湾之大澳、平章港距阳江七十里许、距东平大澳七十里,之间里海航道海域宋末皆未有名称,故黄、赵皆统称‘浅澳’、‘南澳’) 而‘谱序中’ 所记载之飓风,并不是二月之飓风,三月以前是没有飓风的,一般要四月末至五月至九月才有飓风(台风) ,按二、三月尚吹东北季风,赵若和、黄天从也不可能在二、三月马上逆风逆水北上至福建浦西潜藏,因此,他们与陈宜中在‘东平大澳~平章港’之间的海域(浅湾) 相会后,则构建以‘平章港’大本营的水寨,该水寨格局与厓山行营相似,‘厓山’与‘山顶山’ 都在海中,不同的是厓山北面是内陆,而‘平章港’北面是连接‘浅湾’(里航道) 的大片海域,也就是说,‘平章港’ 北可通浅湾,南可出南海,由于地理上的隐蔽性,南、北大海中亦看不见‘平章港’, 身处‘平章港’即可对通过直观两烽火台的‘风火传信’ 对整个北面、东北面的南海海况了如指掌。由于两烽火台对整个岛东北方向里、外航道的远程监控,加上‘四瞭望哨点’ 对南、北两海域的近海监控,于是据于‘平章港’ 的船队可以南、北进、退自如。另‘平章港’ 向北前出‘神前海域’所经的‘盐仓夹’不过百米宽,前出南面的‘山拔深歪海域’所经的‘黄村隘口’不过百米和‘娘玛庙隘口’不足百米,这些南北隘口水道窄,船队不能一齐大批通过,易守难攻,这就给‘平章港’以天然地理守护‘屏障’,故‘遇陈宜中在广崖之浅澳大会,欲往福州,以图匡复王室’实以‘平章港’为根据地,构筑水塞,等待五、六、七、八月的西南季风再北上,因为‘平章港’ 军事地理位置虽好,但该地方并没有人居住,军队无法补给,无粮不治兵,所以不是久居之地,而福州、泉州是赵宋王族族人南迁入闽根基最好的地方,所以只有等候西南季风再图北上入闽以图匡复王室。然而,天不从人愿,至三个月后的五月初六(野史) 遭遇台风(赵若和玉碟、黄材谱序载) ,主帅张世杰溺海死,于是正如赵若和所述‘噫!当是时,天祥被执,世杰、秀夫负帝溺海,内无良将,外多强敌,大势已去矣!’可见当时赵若和在张世杰死后,最终放弃‘以图匡复王室’的绝望心理,众人作鸟兽散,在风过后,正是西南季风季节,首先是陈宜中于合浦豋岸隐居(去向不明,至今乃为史学界千古之谜) ,赵若和,黄天从、黄材、许达甫等卒四船潜至福建浦西豋陆隐居开基(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 ,黄材(乃于浦东登岸,匿王为我黄氏合居……。’苏刘义视平章港军事地理位置虽好(只宜避难) ,但无兵源、又无军需补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辗转返至顺德都宁山,延抗元义举,元军穷追围攻,公溅血山岳,全节都宁,享年47岁。许达甫隐居何地,今尚未见有关记录。
再说主帅张世杰溺海死后,诸将把他遗体秘葬于‘平章港’东边白坪山脚下,即今人称之为‘另岸’ 或下角,亦称‘相公阁’,在元朝的百年间秘而不喧,极少人知,(只有他的部下之子孙才暗自相传) ,这一部分剩下的南宋遗民、遗臣、遗兵、遗将亦以‘平章港’ 为依托,或为海盗、或继续抗元,世代相传,繁衍、生息于东平港与平章港之间的‘浅湾’ 直至明弘治己未羊年(1499年) 阳江同治柯昌大修‘张太傅墓’并构祠,始将此事公之于世,‘平章港’也是这些人遗留下的命名。‘太傅庙’首任‘庙祝’为‘陈氏’,或许陈氏要比‘梁氏’、‘黄黄’、‘曾氏’ 定基该无名岛要早些,但是1500年前是无人岛,而下图片的‘青铜钱’足可证明宋朝有人到过该岛。该‘青铜钱’ 为青铜所铸,是‘大中祥符’年号的‘祥符元宝’, 顺时针读法,这也许可作为宋末‘平章港’ 水寨的遗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