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海跟播完2个品的直播,今天下午回到富阳工厂,检查出货的进度
这次上播的数据非常好,+7的团队真的很优秀,除了IP流量的运营之外,内部的选品、产品信息流程的信息系统真的非常强。
想起了3年前开始尝试推直播的时候,遇到的一个供应链面对的实际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的进行一场直播的备货?
传统的电商备货,有之前的销售数据,有大致相同的大促档期。所以从以往的数据出发,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做出需求预测,再交给前端的运营,做出调整判断。这样做出的预测,偏差比较小,是一种客观科学的做备货计划的方法。
但是面对直播的崛起,上面的方法完全失灵了。首先是没有之前自己品牌同款商品的直播的数据,另外往往常规电商3个月的销量,会集中到直播的3分钟爆发,3个小时内确定。同时销量也跟很多临时变量相关,比如上播的顺序,时间点等,息息相关。所以不确定性非常高。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备货往往不准。备货不够,影响销量,以及和直播平台的合同。备货太多,销量不佳,就是常说的出现直播翻车的事件,那么造成库存的积压和滞销,占用公司的资金。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新,又非常棘手的问题。
我在一次供应链的专业培训课上,请教了供应链的实战专家刘宝红教授,刘老师给我的建议是,采取德尔菲法,也就是专家判断。通过专家的判断,来减少计划的偏差。
刘老师的建议,非常理性和客观。我参考这项建议,把直播的流程,切分了直播选品,直播上播运营,供应商采购沟通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咨询相关的专家,给出一些建议,最终形成了一套具体的执行方法:
1、定期收集目标平台的上播数据,尤其是重要大促期间竞品的销售数据,上播时间段,做为参考。就是常规的参数预估。如果同类型的商品,同样的事件节点,同样的价格销售了1万件,那么自己的品牌,如果在同期同平台,价格机制类似,理论上销量在1万件左右。
2、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采用原型法,或者说实验法。比如提前在该平台做一次挂链接,或者预热活动,客户加购的数据,不同产品花色的对照比例,这些数据就可以作为坐备货计划的参考。有人问如果平台不给机会怎么办?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在自己品牌的私域里做测试,测试的数据参考指导性比较强
3、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和供应商沟通,做弹性敏捷的供应计划。比如预期直播的销量是6000到1.2万件商品。那么我们需要准备多少背货?传统的供应链理论是统计最乐观,最悲观,以及最可能的数值,进行测算。我们用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按照预估最可能的数值备货,同时让工厂按照最累官的方式,准备原材料。如果超过6000件,就根据实际的销量快速补货。如果没有超过,那么多备点材料,我们让工厂分批进行出货。就是对供应商的供应商,进行管理。
4、做好预案
准备好一旦直播销售不如预期,多备的库存清理的方案
以上种种具体的做法,都是可以不断复盘和优化的过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还用上面的实干的经验案例,通过了高研院的面试。所以特此纪念一下。
附一篇刘宝红老师对我启发非常大的一篇文章:22岁,你在干什么
原创 刘宝红 供应链管理专栏
收录于话题
#《实践者的专家之路》
一位刚读物流管理研究生的读者问,他22岁了,不大不小的年纪,却怎么也找不到目标。他想知道我在22岁时做什么,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22岁的时候,我还在读大三。所以,我已经落后这个读者了。我读的本科是5年,所以我落后了三年。不,是4年,因为我毕业后又工作一年,才读研究生。研究生读的是项目管理,不是物流,也不是供应链。真正进入供应链管理都是2000年的事了。所以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我比这位读者整整晚了7年。
刚进入供应链管理,我也是一无所知。当时美国的教授电话面试,我也是有一搭没一搭,谈的都是些建筑项目管理的事,因为那是我之前10年学的、做的。好在他要招一个懂建筑的助手,所以我就这么进来了,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生。惭愧,说这些,一方面是想证明这人生实在没法规划——如果能的话,我这会儿应该在建筑工地上,带领一帮民工干活,因为那是我大学、研究生的专业;另一方面也是说,这位读者从另一个专业转入物流管理,尽管专业变了,其实也没落后什么。22岁的年纪,干什么都赶得上,只要你用心。
人的一生是由很多点构成。开始时,这些点零零散散,互不相连。比如你学的是机械,毕业后却进入销售,干了几年活,鬼使神差,又成了采购,接着是转入生产计划,这些跳跃似乎没什么逻辑。但是,随着岁月和经历的积淀,这些离散的点渐渐会连成了线,最后成了片。这时候,融会贯通,就如武侠小说上的功夫炼成了。有句话说,任何经历都是可贵的,因为不知不觉,这些经历都会融入,成为你的成功的一部分。所以,不管是学业还是职业,在生涯刚开始的时候,跳跃性地发展,从一个离散点到另一个,从一个专业进入另一个,其实并不见得差。
不要担心跨度太大,担心的是在每个点上挖得不深。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一行是关键。如果你只是在这些不同的点上飘,没有潜入,那你就成了“艺多不养家”了。其实读大学,真正花在专业课上的也就两年多时间,然后你就算是这个专业出身。工作了,进入一个新行业,潜心学习、钻研、实践,两三年内你完全可以成为专家。如果都两三年了,你还在那里自我怜悯,说时运不济,学非所用,那表明你还在吃老本,没有静下心来学习新专业,其实很失败。
经常有人问,一个岗位上做了一两年,感到前途暗淡,想转行,但没法进去,因为自己又没有相关的经验。我一般都会问,在现在的这个岗位上,你是否做成最优秀的几个人了?等做成最好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急着跳槽,容易变得蜻蜓点水,几年过去了,井挖了不少,可一个都没挖出水来,这人就算半报废了。我不赞成死熬,“树挪死,人挪活”,动有动的好处;但是,一点儿挫折也受不了,没有知难而上的劲儿,你其实也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人是属驴的,不压不长劲儿”,稍微有点压力或不顺心就一走了之,你这劲儿很难长上来。
再就是世事多变,你很难做长远规划,甚至连大方向都没法控制。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连线,但你很难知道下一步会连到哪里去。用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说,就是你没法向前连线;你只能向后连线,所以你得有信心,坚信这些点在未来会连起来[1]。26年前,我刚进大学,专业是工业管理,后来看到建筑行业火热,就转入建筑管理。读本科、硕士,断断续续地工作,在建筑管理领域都10年了,却鬼使神差地转入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工业管理是近亲,算是兜了一大圈又回来了。虽说建筑业与高科技差别万千里,但是我在建筑业学到的项目管理、组织协调和供应商管理,仍然可以用在高科技行业。这些点,看上去是如此离散,但鬼使神差,最终还是连起来了。
你没法控制未来,但可以控制现在,那就是每一天都尽力而为。我不是说尽力而为就是每天只睡三几个小时;我说的是尽心尽力。学习、工作,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最后一天,这样你就不会拖延,该完成的都完成。日有所知,日有所进。时间长了,你就会脱颖而出。等集够10000个小时后,你就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每天8小时,一年就是近三千小时,三四年你就成了专家。研究生、博士课程都在3、4年,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