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已经阅读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在这一章节里主要讲述了“说服他人”这一概念。这也是我们习得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后,可以磨拳搽掌去运用了。对于说服他人的定义,其实是指我们把观点表达给他人,并以此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这看起来简单,实则是非常具有难度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里,潜意识里对外在的一些说服是抵抗的,并且习惯性地固化坚持多年所谓的经验,即便它可能是错误的。可虽然是有困难的,我们也要试着去运用,因为如果你能够把正确的观点分享给更多的人,即便只能帮助到了一位,那么也是有意义的,作者在本章中具体讲解了几条说服的原则,下面让我来为大家做一次分享,这些适用性的原则。
一,尊重你的读者,我想这是甭管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的一种态度,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人来作为基础,如果当我们带着一些不屑去传递感知到时候,我想很多人会因此而感受到,便直接选择与我们抵触。因为最基础的尊重是人和人建立沟通的基础,即使他看起来有点“大道理”,但却很具实际意义。
二,了解对方的观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我们想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最好先去了解一下对方到底持什么观点,当我们在了解清楚对方的观点以后,才能分析应该采取哪种策略以便更好地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共同的立场,我们不要把视角放在敌对的一种,而是把它拉大到想要共同把问题解决得更好的立场上看。那么我们才能不与对方产生对立的态度,不然在问题的一开始产生对立的话,那么甭管我们所讲述的观点多么有用,也可能对方已经关闭了倾听的大门。
四,要有积极的态度,一有机会便要立马建立起我们的事项,但在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我们所讲的是正确的,那么也不能否定别人肯定就是错误的。我们要在避免产生冲突的可能下,建立起我们的“优势”。
五,试图让他人理解我们的观点,我们尽量要把自己所表达的观点说清楚,让对方明白我们阐述的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
六,承认对方存在正确性,当我们发现对方的观点里如果存在正确性,那么我们要坦然地去承认这一点,而不是去自动拒绝或者转移话题。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去发现真理,而不是我们赢了,我们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两者之间的不同。
七,不要忽略事实,这一点跟上一条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当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新的真理,我们要大胆地接受新的具有价值的观点,并且再次推理我们当初所坚持的观点还是否依然正确。如果存在可怀疑的点,我们不妨先承认这一事实,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通往真理的路上就是需要这种精神指引。
八,不要用结论压倒对方,即便我们所讲述的都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也不要强压对方,以免引起对方心理上的反感。因此原本可以达到的目的,而因为心理上的反感而选择避开。
九,集中观点优势,当我们已经锁定了在哪个方向开始展开突破性说服时,那么就要集中这一论证,直到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要让对方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进行的探讨是非常深入,并且是经过我们大量收集和整理的,是认真且严谨的一次探索。
十,不要使用无关推论,我们在集中优势表达的同时,不要使用一些与我们观点联系不大的推论,甚至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推理。因为它并不符合我们所要表述的主题思想。
十一,要给读者留出口空间,我们不能假设在读者刚刚读过文章后便立马把自己原本的观点所转变,而是要把给他们留出空间,让他们仔细品味和思考。因为如若我们的观点是经得起考验的话,那么我们是可以把它交给时间来验证的。
随着我们掌握了“说服别人”,那么本书所有的篇幅也就结束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到书籍,因为思考的习得是一生的,我们就是要在不断地学习中,然后再不断地练习思考,最终才能像作者一样,习得可以说服别人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