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和拓跋宏这两个人都是延续华夏儒家文明的代表人物,一个保留华夏文明与江南,一个推行汉化于北朝。那么,谁才是魏晋南北朝中的英雄?他们都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接下来我想用我的看法来说一说这两件事。
我们先说说王导。在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之后,面临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曹操打天下的时候,就是要先打下天下解决问题,所以他用的是不分高低贵贱和德行的寒门人物,也就是唯才是举,而现在到了曹丕代汉称帝,那么就要解决安天下的问题,所以他就需要一些有权有势的士族来帮助他,所以就变成了社会支持士族的局面,而在这其中还又分了九品中正制。可是曹丕没有想到的就是氏族的权利也很大,并不会完全听命于皇帝,所以在公元249年世族领袖司马懿发动政变,加上了自己子孙们的努力,最终建立晋朝,天下归晋。这便是王导当时的背景。
而王导就出生在这个儒家士族最为鼎盛的时代,更是名门琅琊王氏。在此等名门的教育熏陶之下,王导少年时就风姿飘逸,见识气量,清越弘远,可谓前途无量。而另一方面,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可是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弱智,没有办法尽到皇帝的职务。教汉的皇后贾南风就手握朝廷大权,并杀掉了太子,最终引发由皇位继承问题,开启八王之乱,那些同姓诸侯王们开始争夺皇位,流民暴动此起彼伏。也就是在这样的十局中,王导受到朝廷的征兆,王导该怎么办?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读书人,又是世家大族,承担儒家士大夫的使命,安邦定国,修齐治平,世道再乱,也当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可在这样的乱世苟全性命都是很难的,可他也没有选择逃跑,王导找到了第三条道路,觅地江东,准备令图兴复。并且拉拢了一个贤明的诸侯王,就是司马睿想在江东另求他路。
可是王导到江东会受到欢迎吗?自汉末以来,南北抗争80多年,不欢迎他们总是暗流涌动,一旦处理不好,就有被赶回江北的风险。如此,王导如何才能在江东立足呢?大事小以仁文化政治上进行笼络,方为上策,并且王导说,当南北联合,才能安定。所以王导亲自造访结交中原有联络的南方士族领袖,他们也被王导的真心所打动了也归服了司马睿。而百姓们见到了他们的上级都已经臣服了,那么百姓也就归心了。并且在此时,北方大乱乱世之余,王导延续了华夏的文化,被尊称为江左管仲。
在公元138年的时候,司马睿在健康即皇位,史称东晋。司马睿受百官朝贺的时候,再三邀请王导坐御床同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随后,司马睿又大封琅琊王氏。比如王导,王敦时人称之曰,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政权一旦在江南稳定下来,外部威胁解除内部争斗,肯定就会出现,作为一个大皇帝,司马睿终究不能容忍大权旁落,未将权力收回皇帝手中重用和琅琊王氏没有关联的出身寒族的刘隗、刁协等人,打压王氏,王导也渐渐被疏远。对此,王导一任自然安其本分,淡泊自如,可他那位手握重兵的从兄王敦不能忍。322年,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顺江而下,直取建康,要“清君侧”了。消息传来,刘隗建议,杀掉王导和在京的所有王家子弟。值此关头,王导该何去何从?王导为保全家族,韩是向司马睿谢最可,王敦没有停止一举攻克健康,控制了大局,至此,司马睿徒具虚名而已,朝中任何事情都有王敦做主,王敦开始萌发废掉司马睿,另一个好控制的皇帝的想法,去询问了王导的意见。其实司马睿之前已经表明了要打压士族的态度,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士族重新站起来,可是王导在这个时候已经有点糊涂了,他依旧是不为所动,让王敦见好就收。王敦也只好听从王导的意见,回到武昌,遥控朝廷,司马睿在忧愤中去世。新皇帝司马绍继位,王导依旧辅政。而王敦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一举夺取东晋,趁新皇帝立足未稳,发动政变,不过这一次的政变突破了王导的底线,他准备大义灭亲。王导趁着王敦生病寄了一封骂他的信过去,王敦气绝而亡,王吨敦的军队与朝廷交战的时候变不敌朝廷的军队,这也让琅琊王氏损失惨重。一年后,司马绍病死,5岁的司马衍继位,又是太后临朝,外戚颍川庾氏掌权,东晋的中兴之路因此夭折。339年,王导病逝。颍川庾氏之后,又相继有谯郡桓氏、陈郡谢氏与司马家共天下。那是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王导的故事也就此结束。
接下来我们再说拓跋宏。我们首先要补充一下当时的背景,拓跋宏是拓跋鲜卑人,他的祖先道武帝拓跋圭将当时他建立的拓跋鲜卑变得很强大,之后占据了北方,称北魏。在北魏强大之后,小拓跋宏变成了皇帝,当时它是由汉人冯太后白辅导的,冯太后也一直在磨练他,教给了他很多汉人的文化知识和礼仪,拓跋宏也变得精通儒家。可在冯太后去世后,24岁的拓跋宏没有感到轻松自在,作为皇帝,他得承担这个国家的未来。
拓跋宏身上流淌着显背人的血液,可是确全盘推行汉化,无疑,这个选择非常的不走寻常路。从生存的角度,农耕比较有木,更加的稳定,所以从生存的角度,汉化是有意的。而从胡汉相处的角度在中原也必须改变鲜卑人的草原模式,依照汉人在农业社会建立起来的治理方式,用汉族士人,用汉人政府架构。可是汉化从何着手呢?要想移风易俗,必须要有相应的环境,就需要迁都,可是迁都到哪为好?目前,拓跋宏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可以选择迁都到邺城,这里离之前擀背人的都成比较近,并且也有汉人的文化。第二个选择就是洛阳,洛阳可以说是汉文化非常的悠久,不过这样的方式也太过激进。可是,拓跋宏认为,洛阳自古文教兴盛,是中原王朝的正统所在,所以他要迁都要汉化,就必须直接一做到底。拓跋宏以南征齐为由,最后定都洛阳。而且鲜卑人看见既然已经迁都洛阳了,那么就开始涌入中原。
那么,汉化如何推行呢?首先,拓跋宏让士兵和人民们统一改穿汉服,因为认知首在貌相。然后他还规定,朝堂上不能讲鲜卑的语言,改说汉语,这样子也便于胡汉交流,学习汉文化。并且要求南迁者贯籍一律改为洛阳,死后也葬在洛阳。这样子是为了强化对中原的认同。之后便是改变鲜卑姓事,全部改为汉的姓氏,就连拓跋宏自己也率先改名为元宏,这样也是为了更快的融入汉族。最后就是鼓励胡汉通婚,他率领皇室带头与汉族高门通婚。这样子是为了去除因天然血统而形成的胡汉区隔。形成新身份的认同,胡汉既为一体,也就不再有天然的冲突,可是有很多人还是反对派,就比如太子元恂,杀死了碍事的老师,高道悦想出奔平城,回到老家。对此,元弘如何处理才好呢?元弘为了宣誓汉化改革,不会因任何人而动摇,先亲自用大仗打太子,之后又废太子为庶人,最后用毒酒毒死了他。不过,这样的行为也违背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太过刚强,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无论如何?也通过汉化改革,元弘确立了国家和民族的方向,现在就剩天下统一的问题,先征伐哪个国家呢?元弘准备征讨有资源还能决定谁是汉文化主导的齐,可是久攻不下,齐又返攻,北魏大败,三月底,元弘病情恶化,四月初一,驾崩于谷唐塘原,年仅33岁。
我感觉王导主要遭遇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到底是要倾向于国家君主还是自己的家族?显然王导太过优柔寡断,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抉择,而到最后才选择,可是那时已经晚了。我感觉拓跋宏遭遇的问题是攻打别国,开发自己国家的问题,因为当时我认为需要先巩固汉化,并且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想法。我认为当时拓跋宏太着急了,毕竟他死的时候才33岁。不过让我说谁才是,魏晋南北朝的英雄,我会毫不犹豫的认为是拓跋宏,首先他是一个跨民族的英雄,所以它做到这些就已经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知道可能汉人对汉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不过要让胡人和汉人融入到一起,采用汉人的文化,那么这些是非常难的。不过他还是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尽到了汉化的思想,他也看到了汉化对胡人的好处,我认为他相比于王导是更为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