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夭
于语文教学的漫漫征途上,王崧舟老师的课例一直都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回顾之前听王老师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与今天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我心潮澎湃,感悟颇丰。
两堂精彩绝伦的课程,在精神内核的传承上,宛如一脉相承的潺潺溪流,流淌着对神话故事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皆精准地抓住“盗火受罚——自我救赎”这一核心叙事线索,在人物的激烈对抗中,如同剥茧抽丝般,细腻地揭示出人性的熠熠光辉。昔日的课例,如同一曲激昂的英雄赞歌,侧重对英雄主义的热情讴歌;而如今的课例,则似一首深沉的哲理之诗,进一步强化了“爱”的哲学维度,让我们在神话的世界中,感受到爱那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悲剧美学的渗透方面,二者皆采用了“意象叠加法”这一巧妙的艺术手法。以“锁链”“啄食”等具体可感的具象符号,犹如承载着沉重精神抗争的扁舟,在学生的心灵之湖上泛起层层涟漪。通过反复地深情诵读,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了情感的深度升华,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诗意境界。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是这两堂课一以贯之的重要目标。从前课例中“普罗米修斯是否应受罚”这一引发激烈思辨的问题,到本课例中“爱的力量能否超越神权”这一富有哲学深度的追问,恰似一级级攀登智慧高峰的阶梯,引导着学生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思想的碰撞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教学的范式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在情境创设上,曾经的课堂侧重文本情境的生动还原,通过角色朗读、剧本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神话故事之中;而如今的课堂则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大胆地进行跨学科情境创设,赋予学生博物馆讲解员这一真实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们仿佛化身为知识的传播使者,在不同学科的交融碰撞中,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任务设计方面,以往的单元任务如同一条直线,线性地向前推进,从识字的基础夯实,到复述的能力提升,再到续写的创意发挥;如今则构建起了项目式任务群,如同一个精彩纷呈的知识宝库,涵盖了鉴赏的审美提升、创作的才华展现、思辨的智慧启迪以及宣讲的自信表达。
技术融合的程度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曾经,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如 PPT 动画的生动展示、背景音乐的巧妙烘托,为课堂增添了一抹亮色;如今,智能工具深度嵌入课堂,AI 生成文本如同神奇的魔法,为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VR 场景还原更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古希腊的神秘与魅力。
评价体系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以师生点评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如今涵盖语言准确性、感染力、文化阐释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化评价量表,如同精准的导航仪,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引。
在新课标视域下,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立体式的落实。语言能力在“火种意象”的多模态描写中,实现了从“理解”到“创造”的华丽跃迁,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展现出绚烂的色彩;思维发展于“如果没有大力神救援”这样的假设情境中,培养了逆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探索未知的道路;审美创造借助 VR 技术还原古希腊场景,让学生在具身化的体验中,深刻感悟到悲剧的崇高美,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尽情享受美的熏陶。
任务群与大单元设计的创新,更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结构化任务链如同一条紧密相连的珍珠项链,从名画鉴赏的审美启蒙,到文本细读的深度挖掘,再到讲解词创作的才华施展,接着是哲学思辨的智慧碰撞,最后是文化宣讲的自信表达,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跨学科学习如同一场多元文化的盛宴,融合了美术鉴赏的艺术之美、历史溯源的厚重底蕴、伦理讨论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融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评价量表设计精细入微,从文化解码能力的深度考量,到创意表达能力的全面评估,再到文化理解深度的精准把握,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教学评一体化的突破,更是体现了教育的智慧与匠心。嵌入式评价如同敏锐的观察者,在“圈画细节”环节嵌入“语言敏感度观察表”,实时记录学生文本细读的品质,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表现性评价则通过模拟博物馆讲解直播这一富有创意的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文化阐释能力与公众表达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这般精妙的设计,蕴含着深层的逻辑变革。从“教课文”到“用课文”的范式转换,以真实任务——博物馆讲解为载体,犹如一座桥梁,将文本学习与实际生活需求紧密相连,真正践行了“做中学”的先进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单篇教学”到“文化传承”的体系建构,通过“神话—英雄—精神”的纵向贯通,如同一条纽带,构建起从古代神话到现代文明的价值观传承路径,让学生在文化的滋养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堂课,无疑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次华丽转身,是一场目标、内容与评价的深刻变革。目标从知识传授的单一维度转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发展,如同从狭窄的小巷走向广阔的天地;内容从单篇解析的局限走向文化体系建构的宏大格局,如同从零散的珍珠串成璀璨的项链;评价从结果量化的片面走向表现性评价的全面客观,如同从模糊的镜子变得清晰明亮。
以神话为切入点的文化传承设计,恰似一盏明灯,为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诗意范式样本。它让我们看到了经典文本在当代教育中那永恒的价值与魅力,如同古老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香。在未来的语文教学道路上,我们将怀揣着这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沿着王崧舟老师指引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前行,让语文教学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