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0月考完注会以来,我一直都是回避与考试有关的消息,因为考完的感觉都是挺难,通关无望,而我不想明年再考一次。直到12月21号冬至这天,我避无可避,到处都是CPA出成绩了的消息。我颤抖着双手打开手机和电脑,同时刷成绩。当手机提示我已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时候,我愣住了,怀疑系统出现了错误。仔细看成绩单才确认的确是4门都通过了,欣喜若狂的我恨不得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身边所有的人。所谓苦尽甘来,大概如此了。
回顾整个备考的过程,考试通关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BT学院的学习陪伴和自身背水一战的心态。年初疫情期间,我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BT学院的六神班课程,打算把剩下的四科一次性考完,并跟家人谈好接下来的大半年我要全力以赴备考,不承担或少承担家里的琐事。2月初新课还没开始,我把没备考过的审计用2019年的课程先从头至尾学习了一遍,仔细做了简单的归纳,混了个眼熟。2月底,BT学院课程正式开启,我开始按照BT学院的课表复习。刚开始上的是直播课,后来因为疫情缓解,工作上的事情越来越多,就改为上录播课。5-8月因为装修新房,时间被挤占,经常不够用。但我一直保持着一个原则:落下的复习计划决不能比BT学院课表晚一周以上。所有的周末、节假日都被我用来赶课程,牺牲了大部分的娱乐时间。日常生活中,家人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和新房装修的大部分事情,让我能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每个阶段的复习计划。在8月底,公司换了新股东,管理团队彻底更换。8-10月是管理层换届的过渡期,工作上以回复新领导的问询为主,相对较为轻松,可以利用上班的时间来复习注会。但也是因为公司领导层更换,让我意识到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还不够强大,职业发展平台非常有限。如果自己不努力考取证书,万一被公司辞退,另谋高就时仅凭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将无法对招聘企业证明自身的能力。而且明年我将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不再有大把的时间投入到备考中。这些现实的情况让推着我奋不顾身地往前跑,不敢回头。动力充足了,心里有根弦绷着,复习的日子里一刻都不敢松懈。
10月17号,我是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但心灰意冷地出来。第一个考试的科目是税法,选择题有太多关于国际税收的考点,恰巧是我放弃备考的,我预计这次税法又是不及格。第二天要考审计、财管和战略三门,我也没空去为了税法沮丧,赶紧投入新一轮的考前复习中。后来审计和财管我感觉考得不错,会的考点多。战略因为备考才1个月,对题目不够熟练,导致后面的大题好多没来的及做,预计也是不及格的。整场考试下来,我预计起码挂2科。但结果四门都低分飘过,感觉不错的审计和财管反而分数还低一些,挺令人意外的。现在回想起来,BT学院的李彬老师说的没错,不管新一年的题目怎么出,只要把握了历年以来真题中的基础考点,过关都不是大问题。通过重复地做真题,在利用题目巩固基础考点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对题目的熟悉度,在考场上哪怕遇到新题目,你都能知道考点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了。如果掌握好了可以顺利地答题,如果没有掌握也不会纠结直接先放弃,有时间再回头仔细回忆和答题。由此来看,BT学院倡导的真题法、三遍法真的非常有效,能让考生准确地分清考点,精准并熟练地答题。我以前考注会都是不够时间做完所有的题目,但这次我除了做题较少的战略以外,其他科目都能够做完所有题目。熟练度的提升,对于通关是真的很重要。
对于一次性考多门科目的考生来说,想要通关,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有毅力坚持下去。尤其到了八九月份,千万不要放弃任何一门科目,咬咬牙,往往曙光就只有一步之遥。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就当是最后一次考试,不成功便成仁。有了这份决心,就已成功了一半,再加上沉下心来按计划复习,通关便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