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熄灭,全场安静,点亮手中的荧光棒,场馆瞬间变成了荧光棒同色的海洋,用兴奋的声音喊着那个期待已久的名字,直到舞台灯光在音乐的前奏中变得炫目,在沸腾的喊声中音乐的约会开始了。从黑暗到闪耀、从安静到热烈的两分钟等待时间,虔诚而又美好。
80、90后的伙伴们最常说的应该就是周杰伦、五月天就是我们的青春啊,那些听着“故事中小黄花”期待着的每一个晴天;那些哼着“什么刀枪跟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的热血少年;那些信着“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的学习岁月……还有拥有隐形翅膀的张韶涵,挥着翅膀的女孩容祖儿,坚持最初的梦想的范玮琪,还有唱着不想长大现在已经成熟、破茧重生和为人母的女孩们S.H.E……他/她们被我们称为“偶像”,是一句话一首歌就能让我们被治愈和充满能量的人。
现在提到“偶像”“追星”这样的词,好像多少都带有贬义,尤其是在韩流和偶像文化越来越受推崇的当下更是让人觉得追星=花痴和没正事儿。什么是花痴呢,不过是喜欢的明星长相是自己所欣赏的,所以愿意去听他们唱歌,喜欢看他们跳舞、演戏,想要更多的获得他们的消息,其实和父母那一辈喜欢听邓丽君、看周润发和刘德华是一样的道理吧,只是现在的媒体和条件更加发达了。一直觉得有一个固定的偶像和理智追星的人大多都很可爱而且真性情,因为懂得付出的意义,懂得如何喜欢和如何变得更好。
我也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和组合,一位是从高三开始已经喜欢第七年,偶尔会觉得你喜欢的人这么优秀和正能量,善良又真实,自己也要变成那个样子。
一直记得他在一次演唱会结尾说的话:所有人都看到屏幕前的我是一幅光鲜美丽的画,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幅画是由无数个努力的碎片拼起来的。——李昇基
喜欢的那个组合就是被称为一世代偶像团体的SHINHWA(神话)。1998年出道活动至今,没有更换过一名成员,永远在创造神话守护橙色的六个人。喜欢他们的很大方面原因是觉得这六个人弥补了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没有的那种情谊,从年少的10代到成熟的30代,相互陪伴,共同经历了付出、成就、考验和生活点滴的他们,不要说是在竞争激烈和规则残忍的韩娱圈,就算是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坚持一件事情和维护一种感情近20年呢?粉丝之间经常会说为什么神话能够长久呢,因为最拥护和爱神话的不是粉丝们,是他们六个人本身。与其他场不同,今年神话18周年的两场演唱会感受最为深刻,当几乎每首歌都能上万人一起合唱的时候,当全场被橙色的应援灯点燃的时候,会觉得那三个小时是在一个属于我、我们和神话的世界,就像是一起迎接了成人礼的到来,变化的是我们都在成长和成熟,不变的是他们还依然在。
央视有一档节目《艺览天下》中曾经这样评价:“喜欢神话的人无论他们属于哪个国家,属于在哪个年龄段,无论他们是怎样理解商业化运作和造星运动,对于神话他们都会有一种特殊的珍惜。这种珍惜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对歌舞本身的欣赏,而是一种对于内心品质的欣赏,对于友情的坚守。神话见证了名利场中的一段真情”。每次看到有带着老公或者小孩去演唱会和活动现场的粉丝们,会真的感受那种陪伴了你整个青春的偶像现在你们还是一样互相支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对于偶像还是对于我们。
无论我们喜欢的是经典的港星,低调的艺术家还是潮流的年轻偶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用音乐APP听歌、用软件看视频,买一张CD或是去现场看演唱会,重要的不是花了多少钱和时间,而是在这些时间里所获得的感受和能量。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请回答1997》,里面活动现场穿着H.O.T应援雨衣手举气球、每天等待哥哥们消息的程诗源,真的是很多女孩的写照。一个偶像或者组合的存在与解散,不单单意味着一个花痴对象没有了换另一个无所谓,而是一种精神支撑的失去,生活当然依旧会继续,但是缺憾会一直在。
偶像不是一种光环的代名词,就像是有人热衷于收藏文物来陶冶情操,有人热衷于体育运动来调节情绪,我们只是喜欢那些人和他们从事的行业所带给我们的感觉。希望我们喜欢的偶像能一直不变,希望喜欢他/她们的我们能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