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红楼梦的几个人物

看红楼梦,缘起,是看了曹雪芹的介绍,一个没落官宦之家的子弟,一个写时代又超越时代的作者,一个只写了半本书却成为经典的人…

于是我又开始了把红楼梦当故事看。

看到黛玉的孤芳自赏,清高自傲;看到宝钗的机灵通透,人情练达;看到宝玉的似傻痴情,兼爱众人。

正如1000个心目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个人心目中也会有1000个红楼梦。每个人对于红楼梦的解读,都可以读出自己的意味。

故事中,可以看到家族兴落、政商勾结、富裕与贫穷,人性的光明与黑暗,还有青春期的故事。

从研究者角度看,可以看到佛道儒释等思想、美食、画家、建筑、穿搭、文物等艺术。

记录几个印象较深的人物。

1.刘姥姥

刘姥姥进大观园,从侧面描写了富贵与贫穷,奢侈与务实。刘姥姥代表的是平民百姓家的庄稼人,也有土地婆的意味,代表着丰收和朴实。

她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山为伴,枕土而眠。75岁高龄摔一跤,爬起来就没事,但贾母逛了一圈园子便风吹病了不舒服。

贾母病倒,反应着封建统治下贵族人家的脆弱和无助,摇摇欲坠,无可奈何。当时的医疗技术不甚好,于是寄希望于鬼神。查阅发现,是冲撞了花神,要去请纸钱送祟。

这也带出了刘姥姥给巧儿取名字。七月初七,乞巧节,取名巧姐,刘姥姥说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顺心的事,必然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刘姥姥便是巧姐儿逢凶化吉的贵人。因果轮回,缘分深厚。

2.妙玉

玉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这是妙玉的判词。

妙玉一直在庙中修行度日,所用之物甚好,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古玩奇珍杯子泡茶喝。甚至泡茶的水,也分人,贾母一从人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四人私会用的是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

还嘲弄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都尝不出来。”

刘姥姥用过的茶杯,妙玉不要了,幸而不是妙玉用过的,所以才在宝玉的劝说下,让宝玉送给了刘姥姥。

“不如就送了那贫婆子吧,他卖了也可以度日。”

“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 你只交给他,快拿了去罢。”

“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去,越发连你都腌臜了。只交给我就是了。”

从这可以看出,宝玉尊重妙玉,了解妙玉,爱护妙玉。另一方面,宝玉也尊重刘姥姥,了解刘姥姥,爱护刘姥姥。同为玉,一个超脱清净自视甚高,一个众生平等兼爱世人。

这两个玉,哪个更洁?哪个更空呐?

过洁世同嫌。宝钗知他生性怪癖,不好多话,不好多坐,吃过茶边约着黛玉走出来。以宝钗的洞察世事,他看透妙玉了吗?

3.宝钗

宝钗的机智与学识,涵养与心细在文中处处凸显。

宝玉被其父亲用板子打了,大家都来探望,唯他带了药来。

他能看出史湘云的无奈与窘迫,帮助史湘云应对开诗社的困境,提供螃蟹以吃蟹为由相聚,提供新颖的诗的点子提纲,任湘云发挥才干。

听到黛玉行酒令说的牡丹亭西厢记的句子,没有当众拆穿,而是私下里以身为例,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有如长母。令黛玉信服。

老太太让惜春画园子,黛玉会嘲弄,会逗乐,净显小女生顽皮心态。但是宝钗却提出了画画的一些意见与安排,着实之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