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磨蹭到快十一点才起床,都快饿傻了。问爷俩吃啥没人给反应,自己赶紧烧了米饭,开始准备菜…一会儿西西也起来了,问我能不能出去玩,我说可以,吃饭的时候我喊她的时候她就得回来,她说好。
大概一个小时,饭烧好了,我喊了孩子,孩子老公,第一次没人来,第二次老公开始穿衣服,孩子还是不愿意回来,第三次,我让孩子爸去喊孩子,结果她人不情愿的回来了,撂下一句话:我不饿,不想吃饭…
我当时情绪一下就爆发了,冲她吼:现在是午饭时间,不饿也得吃,过了饭点就没有饭了。
结果她还是来一句:我要去玩…
我立马给她推倒门外,我说你走吧,去玩吧。然后把门反锁了…
孩子开始在门口大哭着喊我开门,我坐下来吃饭,起的浑身发抖,孩儿爸问我要不要开门,我不说话。孩子哭了会,孩爸开门,给她讲道理:妈妈生气了,你赶紧来吃饭吧,结果这孩子还是来一句:我不饿,我要玩平板…
爸爸也生气了:好,你去玩吧,今天一天也别吃饭了…
吃完饭,我感觉心情平复了许多,下午刷鞋的时候我反思我为什么会那么生气,我认为我辛苦烧饭,你就应该吃饭,否则就是对我的不遵从,挑战了我作为家乡的权威,另一个当面,我想当然的认为,早晨没吃早饭,中午理应饿了要吃饭了,不吃是觉得我烧的不好吃吗?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头脑发热产生了,根本没有去体会当时双方的感受和需要。
当时我可能感到愤怒,我需要一致。孩子可能感到委屈,她需要同理心…
下午,孩子哭着找我,说要吃汤圆,我很平静的告诉她,午饭时间过了,想吃得等到晚上了,她又哭着说:我上午就想吃汤圆,我没敢告诉你…
所以,彼此接受到的信息不对称,又互相不沟通,造成“暴力事件”发生。
我拍拍她的后背说:妈妈知道你想吃汤圆,妈妈看到了你的需要,你难过就哭一会儿吧。
之后我告诉自己,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以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