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为少常用中药。载自《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列入菜部。
别名:胡蒜、葫、独蒜、独头蒜。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均为栽培。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鉴别:鳞茎呈扁球或短圆锥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被;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膜质,剥去膜质,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主要成分:新鳞茎每100g含水分70g,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另含钙、磷、硫胺素、核黄素、挥发油等。
功效与作用:1、抗菌作用;挥发油所含的蒜素,对于数种细菌性、真菌性与原虫性感染,已充分证明有杀菌作用,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大蒜的发挥性物质,大蒜汁及浸出液及蒜素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白喉、痢疾、大肠、伤寒、副伤害、结合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大蒜的新加仑制剂,毒性很小,能减慢心率,增加心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增加利尿,能降低实验性动脉粥硬化兔的血压。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效。
炮制:生用,捣汁。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
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痢疾,疟疾,百日咳,蛇虫咬伤。
临床应用: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消痈肿,化症积肉食,解毒杀虫,其功不小。但辛能散气,热能助火,伤肺损目,故阴虚火旺者及目疾、舌、喉诸患者忌服。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口舌生疮者忌用。
用量:内服:煎汤,4~9g,生食、煨食、或作丸服。外用:捣敷、或作栓剂、切片炙。
处方举例:1、治心腹冷痛:(《濒湖集简方》)蒜、醋浸二、三月,食至数颗。
2、治肺结核:(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鲜大蒜,第一次1~2头,捣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挥发之气,每日二次,每次1~3小时。 3、治灰指甲:用半斤大蒜洗干净晾干,用干净的玻璃瓶倒入500g醋精,盖好封存一周后可以使用,每日睡觉前在灰指甲处用棉签搽抹患处,三天可以看见明显的灰指甲死皮脱落,一月后可以完全治好灰指甲! 4、治鼻炎:浸泡方法跟治疗灰指甲的方法是一样的,每天早晚在有鼻窦炎的患处搽抹,使用过后会有打喷嚏,流鼻涕的现象,这些都是排毒的好现象,坚持每天使用,一月后轻度的鼻炎可以治好,如果是重度鼻炎需要三个月左右,如果去鼻炎中心的话,治疗一个月需要花费3000多元,这些土方法是不是可以省钱又省力! 希望作者简明估的分享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帮助,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赞吧,谢谢大家,蒜的好处太多了,我本人也是体会到了蒜的好处,才想到写这文章,家中六十岁的老人都知道的偏方,一般人是不是告诉他的,我是一个养生学爱好者,经常会去了解些土方法,特别希望带给读者些福利,养生胜过吃药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