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也是一个爱成为最终赢家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贾森是个大学老师,有着爱他的美丽妻子与一个可爱的儿子。在一个美好的家庭夜,贾森外出与刚得了奖的老朋友庆祝,却意外的遭人绑架。
醒来之际,贾森来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的妻子、儿子、工作……一切都不见了,一切变得不一样了。这个世界的贾森,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没有妻子、没有儿子。人们告诉他,14个月之前,他做了一个伟大的研究,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回来的这一刻。贾森开始迷茫,究竟哪个生活才是真的,哪个贾森才是自己?
同时,那个伟大的研究究竟是什么?
贾森逃出了实验室,去寻找原来的妻子,现在的她是个著名的艺术家,正在跟贾森原来的朋友恋爱。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里,贾森终于明白,十五年前的一个选择,造就了现在经历的两种不同的人生。于是他在实验室同事Amanda的帮助下,开始了漫漫回家之旅。
这个世界的贾森制造了一个机器,人们在药物控制大脑下,可以通过意识的选择使自己穿梭在平行空间之中。这个平行空间,就是贾森在十五年前决定了人生路之后衍生出来的。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贾森终于回到了最开始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从各个平行空间来了上百个贾森,都想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最终在妻子和儿子的帮助下一家团聚。
故事里的贾森在十五年前的选择里创造了两种极端的人生,一是家庭美满幸福,事业却平平无奇(贾森1号);另一是事业如日中天,却离开了爱人孤家寡人(贾森2号)。究竟哪种选择是对的哪种是错的,我想当事人也未必清楚,就好比红玫瑰与白玫瑰,选择从来都是放弃你想要的,争取你更想要的。
贾森1号在美满却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心中一直存有一种不甘心:如果当时没有结婚,另外一种人生是不是会更加合适?幸运如他,上天给了他选择的机会,可以在贾森2号创造出来的事业人生中过上他原本就憧憬过的成功人士的生活。可是,好吗?
贾森1号不断的在平行空间里穿梭,内心恐惧,会进入可怕的空间;内心怯懦,会去到危机四伏的空间;内心抗拒疾病,就会面对疾病;内心害怕失去,就会真的失去……他最终明白,想去的地方,是心向往的地方。
贾森在快要接近自己空间的过程中,远远的注视着自己的爱人,每一个她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有一次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了电话,只为了告诉爱人,生活从来不是平淡无奇的,每个当下都值得感恩拥有(摘段原文):
“我刚刚走路到电车站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感觉。……我把太多跟你相处的时刻都视为理所当然。我一出门上班,就开始想我的这一天,想我今天要上的课,总之想很多事情,可是忽然间……上车的时候我好像猛然清醒过来,想到自己有多爱你,想到你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这一切。总之,我试着要打给你,可是电话没电了……”
“傍晚时分,我仍坐在爱力诺街边的长椅上,面对那栋不属于我的褐色建筑,看着下班、放学后回家的邻居。每天回家时有人在家等着,那是多么神奇的事。能被人爱、被人期待。我原以为我珍惜每一刻,但坐在这寒风中,我才知道自己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怎么可能不呢?在一切事物翻天覆地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不稳固却又完美地拼凑在一起。……”
故事最后,贾森跟家人在一起了。那么其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其他的贾森,就是错的吗?我觉得并不是,每个贾森都是无分对错,都是自己在每一个岔路口选择之后造就的。而选择,就意味着失去。
每个人在当下,都因为环境等各种因素做出了最有利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的结果可能会在几个月甚至很多年后才能知道,而这个结果也同样是在未来的某一条岔路回过头来评价的。无分是非,没有对错。只是前行路漫漫,努力活着的人,就无需被指责。
不要把这本书归类在科幻类里,量子物理也好,薛定谔的猫也好,大脑皮层应激也好……都写的像坨屎。不但交代不清不楚,前后机制还有冲突……我也是略过这些去看这个老套的故事,毕竟爱从来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