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山在我们做饭时一个人嘟着嘴坐在床上,怎么叫也不过来,完全有别于平时的喧哗和热烈折磨小汽车的状态,林先生担心地去询问,过一会儿回来说:“乐山说给他买木头火车轨道他就听话”。林先生觉得孩子会谈条件了是一种思维上的进步,只是我对这种条件谈判,把亲子之间的爱掩盖在层层的条件之后心理觉得难过。所以在处理完厨房的事物后打算自己去和乐山聊聊。
小乐山看见我进屋子,眼泪瞬间就满了眼眶,小声说:“我想要那个木头火车轨道!”看着他那可怜的样子我真想迅速满足他,我和林先生都像《圣经》里远远见了小儿子就动了慈心的父亲,只盼着孩子能开心,能够由衷地展露笑颜。既然亲子教育中关系大过一切,所以我压抑了心里担心对乐山太过宠溺地想法,在万能的淘宝上搜索了木头火车轨道。
价格并不太贵,我和林先生商议过后打算买下来,送给乐山。我挑选了店铺,让乐山自己挑选款式,确定了之后当着乐山的面下了单。可是我还是不能不表达我的看法,我很害怕孩子是以为他提出的买火车就听话的策略在他心里是正确的。
我对乐山说:“爸爸妈妈给你买火车轨道是因为爸爸妈妈爱你,不希望你不开心。我们希望你知道我们爱你,如果你觉得一个你喜欢的火车轨道可以表示爸爸妈妈对你的爱的话,我们可以给你买。不过我现在要你和爸爸去说:“谢谢爸爸送我的火车轨道,我知道你爱我!”
乐山听了这话,走到厨房,犹豫着怎么开口,林先生开口问道:“轨道是放在咱们家还是爷爷家啊?”乐山说:“放在爷爷家!”林先生看到乐山情绪有好转,觉得事情就可以了没有继续的对话。但是因为男,女之间处理感情的方式真的不一样,我总觉得我们都还没有讲透,放下隐隐地焦虑和控制欲,我们安安静静地吃了晚饭。
晚上,林先生打开电脑开始玩儿“大富翁”小乐山也跑来,爷俩对着电脑傻笑成一团,小乐山欢快地喊着:“快点把他关起来!把那个大楼拆了。”扑在林先生后背上又是拍又是咬头发。这些欢快得有点小过分的攻击行为让我开始对男孩和男人之间模糊地界线感到温馨又释然。
完美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走着其实也是一个值得开心的理由。在我们的行为背后有着多种原因,过去的经历、原生家庭的沟通方式、性格特点、心理动力等等。所谓人,就是从亚当、夏娃的完美基因不断加上无序有害的突变之后的基因变异的繁衍。正常与非正常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反而是像光谱一样。区别是存在的,但是那条隐含的线还未曾描绘出来。
举个并不恰当的例子,我们也许会在脑海和语言中诅咒别人死亡,也许有人会用一些巫术秘法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也有人用谋杀的手段直接完成。脑海中的想法和语言上的咒诅并没有违背这世界上的法律(但是却违反了天上的法律)可是后面两种却违背了刑法。但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与非正常的准绳却一直无法确定铆钉点。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外表乖巧,但胆子大不听话,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说出过诸如大人不应该让孩子听话,因为孩子不听话代表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我现在仍然这样认为。
我虽然是个理科学渣,但一直致力于在这个芜杂的世界上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不想轻易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的母鸡来下蛋的鸡窝。烟视媚行从来不是我想要的范儿,特立独行才是我一直的追求。(然而没有那么的牛逼,所以只能苟且的活着,假装很适应就另当别论了)
综上,我并不希望我的孩子听话。不听话是孩子蓬勃的生命力的展现,不听话是独立思维能力的载体,不听话所以减少了思想被阉割的可能性,不听话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我脆弱的自尊还经得起我亲生儿子的挑战,我也愿意在母亲的这个身份上磨练我的勤奋和智慧。
儿女是耶和华是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127:3)孩子只是通过我们来到世界上,我们并不拥有他们,母子一场的缘分是 神所赐下的产业,孩子不是属于我的,我只是代替神来尽管家的职责和义务。
我们当然要做榜样,但是我们不能在孩子心中做上帝。总有一天他会爱自己的配偶和孩子胜于自己的父母。要知道男孩子是管不住的,女孩子是看不住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就会变成大半生的操劳换来只是喟叹。引导他们,修剪他们,爱他们。不要求他们必须听话,只需要帮助他们确认爱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