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到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我模模糊糊的知道自己,但是仔细一看,那个自己又消失在迷雾中了。曾经的我是个按照别人的地图找自己路的人,而且是那种特别死板,甚至能夸张到非得按照路线一厘米不错的人。结果可想而知,我迷路了,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能复制,只能借鉴学习,我一是死板二是懒,想直接复制。
我是谁?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太过于哲学化。那么,我做什么的时候会眉飞色舞?或者我做什么的时候会内心平和?或者我要做什么的时候会无所不用其极?
首先,我热爱美食,喜欢寻找美食,也喜欢亲手去做。品尝美食满足自己的味蕾,做美食满足美好的事物在自己手中成型的感觉。
包汤圆,芝麻花生核桃炒熟,擀面杖压碎,放到炒锅翻炒,加入油白糖,让馅尽量炒的能成块,然后把烫好的糯米粉轻轻揉搓成面团,压平包馅团成球。煮好的汤圆卖相好味道棒,当时家里达成一致意见,以后过年的汤圆自己做。现在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第一口汤圆的味道,甜蜜满足。然后,乱炖、香菇芹菜猪肉饺子、酸菜鱼、蚂蚁上树、鸡腿菇炒肉~~从前吃货就是饭桶的意思,现在这好像是个褒义词了,毕竟美食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这叫个人爱好和美食碰撞出的美丽的火花。
其次,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码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成文字,这对于我来说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也许更功利化一些,我也希望我的文字能养活我自己,给我带来功名利禄,但是深究下去,我更喜欢的是一串串的文字从我脑海中流出在我手指下成型的过程,至于结果,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果。我喜欢码字,也有一些朋友喜欢我的文字。而且有些话憋在心里难受,说又不知道找谁说的情况下,码字就是一种很好的疏导方式。在码字这方面,虽然现在被快餐文学侵蚀的自己已没有小时候那么能干,但也还是能写出一些东西的。历练不够,深度不够,思想不够成熟豁达,所以现在的文字可能还很幼稚。但是与自己经历年龄相匹配的文字也是有它自己的魅力和力量的。自己跟自己絮叨絮叨,梳理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让前路随着梳理随着记录更清晰一些,也是很好的。
前面说想一下我做什么的时候会无所不用其极?想起了小时候为了看一些大人眼里所谓的课外书跟爸妈斗智斗勇的事情。为了看《皮皮鲁和鲁西西》,钻到被窝里,把书藏到箱子后,爸妈看不到的时候翻两页;妈妈把爸爸给我买的《一千零一夜》藏到橱柜顶上,当时也不晓得害怕,爬到橱柜上翻找然后自己藏起来,可惜后来找不到了;为了看《格林童话》,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跟同学换,只能看两天。。。。
我从高中起吃饭养成了个习惯,总会把饭打包带回去,边吃饭边读在当时很珍贵的《读者》《意林》什么的,因为当时时间紧张,能有时间读些有意思的课外书是一种奢侈。现在虽然已经不缺书不缺时间,这边看书边吃饭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不过现在大部分会用手机看一些小说之类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没有说错。现在有时候也会遇到非常喜欢的书,喜欢到能晚上不睡觉通宵看完。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旅游成了目前的文艺青年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生活不只是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对于野外探险登山之类的活动,我也有过想法,但是总不能像上文的事情那样能让我为了做这件事“无所不用其极”。曾经我觉得这些人的生活很精彩,想效仿,但是总会有诸多顾虑,而且即使狠狠心去做了也会患得患失,结果这样的有意义的事情总会给我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我并不是不喜欢去旅游,去感受陌生的地方的陌生的有趣的事情,骨子里的不安分因素让我也想去探索一些带有冒险成分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会让我得到满足与平和。其实自己也没有想明白这事的因果,只有一点小小的明悟,像之前看过的一句话“没有积淀的万里路也就是个邮差”。我狠狠心去进行的一次旅行给我带来了什么呢?花了钱,用了时间,看了些美丽的景色,朋友圈里晒晒图,然后还有什么?一次很肤浅的旅行而已。而且,经济窘迫时进行的旅行更让我感觉压抑。
旅行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在旅行时是没有什么自我思想的。美景?美食?还是博文广智?我也不能说此后就不再旅行,也许我该思考一下带着一个什么样的我去旅行,是为了散心,是为了访友,还是为了别的什么。而且更我喜欢有目的的事先规划,不喜欢临时起意。最重要的是,旅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而应该是锦上添花,因为烦恼不去解决,旅行回来后仍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甚至可能会影响旅途中的心情。
我大学舍友说我是她见过的第二个最适合做财务工作的人,之前的性格测试也显示我适合做财务工作。事实上,我工作后在做这类工作时心情也不错,完成一个任务时心情舒爽。但是我不清楚我是喜欢升级打怪的感觉,还是真的热爱财务工作,因为我在完成别的任务时也会很愉悦。
美食也好,码字也好,旅行也好,工作也好,我满足的是我喜欢的事情在我自己手里成型的感觉。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所获得的成就往往比轻易得来的东西更让人心情愉悦,如果它能同时满足自己物质上的需要那简直是就太美好了。我很幸运的能处在这个开放性和包容性更高社会,因为我有了能用自己喜欢的事情谋生的可能性。当然,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对于任何一个小小的梦想都是适用的。
找到自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外来的因素都很可能让自己慢慢的失去自我,并且不容易察觉到。能及时的开始这个找到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之前的我经常给自己画一个框,框框之外的事情慎入。事实证明,这个框框往往是不科学的。就像之前沉迷于星座,曾经我以为自己是摩羯座的,然后摩羯座的就得死板就是兢兢业业的黄牛,就是不善言辞。结果后来发现我是水瓶,水瓶却是个古灵精怪的性格,与摩羯完全相反。我喜欢的达达令却是个摩羯座,可是她却在做策划,在倾听,在分享,与我定义的摩羯座是不一样的。我所谓的框框也只是我懒惰的表现而已,定义一个做人的模板,然后咔的一声印上去就可以了。
保持初心,才能始终。没有那宏大的愿望说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别人比我做的更好。只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初心,不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迷惑,让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让世界找到我。我觉得只有在这个时候,我在努力的过程中尝到了酸甜苦辣咸,我才能有资格去衷心支付别人能找到自己的初心,现在的我并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力量去给别人希望与祝愿。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