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都有一台相机(或拍照手机),人人都是摄影师。有一些人,用来自拍、晒娃、晒美食,发朋友圈刷存在感;有一些人,在长期的刻意练习中,渐渐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把相机和手机变成了神器,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大师”的路上渐行渐远。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些摄影史,或者对摄影圈有一些特别的关注,你就会知道,那些坚持拍照的人,究竟有多厉害!
01 比尔:时尚街拍“教父”
比尔,美国纽约的一个“80后”老头,他一生未婚,也没有买汽车和房子,最大的爱好是去57街和第五大道闲逛,偷拍美女。他的这一独特爱好,坚持了50年,偷拍了超过5万个姑娘,记录了美国街头时尚半个世纪的编年史。
比尔的才华和对时尚的独特视角,使他逐渐成为时尚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被尊奉为美国“街拍教父”。1978年,《纽约时报》为比尔开设了街拍专栏:《在街上》。比尔还经常被邀请出席一些重要的时尚活动,拍时装秀。连著名的时尚女魔头安娜•温图尔都说:“我们盛装出席,只为比尔。”
有人说,比尔活了87年,终其一生茕茕一身,却有着充盈而又独立的灵魂,他用一生诠释着自由和梦想。如果人人都遵照自己的内心去活,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传奇。
02 薇薇安:传奇保姆摄影师
美国芝加哥的女保姆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是另一个传奇平民摄影师。1953年,27岁的薇薇安开始拿起相机拍照,这一业余爱好,她同样坚持了50多年。
她去世后,人们发现了她留下的底片,超过10万张。整个摄影界震惊了!她的作品很快登上美国以至意大利、阿根廷和英国等地的报纸,并在多地进行展出,被认可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03 钱海峰:不喜欢旅行的电工不是好摄影师
国外的故事,与我们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或许有些遥远。咱们聊聊中国的例子吧。
2015年,一贯以独特的专业水准而著称的连州国际摄影节,将年度大奖颁给了无锡的一名电工钱海峰。这名业余摄影师以一组充满人情味的图片——《绿皮火车》,赢得了评委会多数人的青睐。
2008年,钱海峰开始拍摄绿皮火车,7年间,他坐火车到全国各地旅行,拍下15万张照片,这名野生电工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了绿皮火车里的百态人生。
评委会认为,钱海峰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度、力度,还勾连出了中国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比起在新的摄影样式下越发虚以委蛇的揭示与批评,看似传统的钱海峰,发出更有力的声音。
04 吕凤霄:从园林设计师到“中国航拍第一人”
吕凤霄,广州的一名80后园林设计师,跨界玩起了无人机航拍,而且,玩得比职业摄影师都认真。2016年至2019年,三年时间,他航拍了全中国,34个省,累计航拍2000小时,无人机航程5000公里,飞坏了8台无人机。他用40万张照片,完成了“鸟瞰神州”的系列巨作。其本人及作品曾被数百家主流媒体及国外媒体争相报道,被誉为“中国航拍第一人”。
如今,吕凤霄已经走红网络,拥有几十万粉丝。英国BBC还与吕凤霄取得联系,想为他拍一部纪录片。
专注做一件事,坚持做,做到极致,这世上还有比这更酷的事情吗?
05 刘振金:从外企职员到深圳街拍人像第一人
刘振金,一名河南籍小伙子,原本是深圳一外企职员,2014年7月,他利用业余时间,开拍“人在深圳”项目。简单地说,就是每个周末在深圳逛街,找陌生人聊天,现场给他们拍人物肖像照片,再写上一小段文字记录他们的故事,在自媒体上发布。一年半时间,他拍了上千人,很快出版了第一本书:《人在深圳》。
现在,刘振金的摄影项目还在继续,他已经坚持了5年半,拍摄了几千个深圳人,《人在深圳》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两本,他的拍摄项目也找到了资金赞助。他如今可以脱离办公室卡座,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摄影项目。刘振金的微博粉丝,现在有45万人。这个数量级的粉丝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让博主过上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
刘振金并不是“人在某地”这类摄影项目的首创者。早在2010年,美国纽约前债券交易员布兰登•斯坦顿(Brandon Stanton),也是一名80后,因一次交易失误导致交易亏损而被解雇,就索性走上专业摄影之路,在纽约布兰登进行采访和街拍。他在脸谱网站(facebook)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发布了6000多张照片,受到广大网友膜拜,粉丝1500多万。他在中国新浪微博的粉丝,如今也有58万。布兰登的摄影作品集《人在纽约》,于2013年10月出版,迅速登上美国非虚构类图书榜首,作者为此获得了上百万美元的版税收入。《纽约时报》称作者为:“在纽约的人海里捕捉面孔的渔夫”。2013年底,布兰登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改变世界的30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布兰登·斯坦顿曾在个人博客上传了一个布朗斯维尔13岁中学生Vidal Chastanet的悲伤故事,为这个男孩筹集了一百万的资金,来让帮助他和他的同学们展开哈佛大学之旅。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得知这个故事后,特意邀请了布兰登和Vidal一起来到白宫做客。
“人在深圳”摄影项目,很可能是受到布兰登•斯坦顿的启发,甚至是赤裸裸的模仿。模仿怎么了?模仿当然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刘振金,深圳的一名摄影爱好者,已经用45万粉丝、两本书作了很好的回答: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拒绝模仿。去拍,坚持拍,持续大量的拍照,就对了!
06 林凯:“摄影老法师”的逆袭
再说一个,我身边的朋友的例子,深圳的一名“摄影老法师”逆袭的故事。
林凯,70后大叔,比我年长十几岁。7年前,我刚认识他时,他拿着从华强北淘来的二手入门级低端单反相机,只会用全自动挡,搞不清楚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关系。那时,他连摄影老法师都不是,老法师对摄影器材门清,他根本都不清楚。
最初一起玩摄影的那段时间,林凯事业发展并不顺利,经济也比较拮据,他满脑子都是商业拍摄,着急靠摄影摄像变现,挣钱,改善生活,买高大上的新摄影装备,这是他的基本逻辑。可是,他越着急,越不着要领。他还曾多次跟我争吵得面红耳赤,原因大概是为推崇纪实摄影,而他对根本不赚钱的拍照方式不屑一顾。
后来,或许是我天天唠叨,他不小心中了我的“毒”,或许是他对摄影是“真爱”,他竟然开始大量拍摄纪实类的照片了,他扎根深圳光明区,在156.1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拍就是六七年,积累了几十万张照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深圳光明区拍摄的。他创建了光明区最庞大的本地图片库,视频素材库也在逐步完善。
林凯拍照的勤奋,在摄影圈里是公认的。他不是在拍照,就是在去拍照的路上。近几年,他的摄影作品,在光明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展赛中多次获奖。
最近的消息是,林凯不单注册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又当选了深圳光明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还陆续接到众多企事业单位的拍摄订单。依靠持续不断的拍摄,他从一名菜鸟,到摄影老法师,到摄影家,完成了一次草根逆袭。坚持的力量,时间的力量。
07 写在后面的话
去年,我认识了东莞一个摄影爱好者,名叫陈康平,一名95后。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摄影培训,只是喜欢拍照,就拍了,没事就拍,手机和相机并用。
他还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发布自己的摄影作品。他每个月会对自己的照片进行一次集中盘点,以图片集的形式,配上简短的文字,在自己的自媒体发布。这个习惯,他坚持了一年多,他的朋友圈,我经常会浏览。
从专业角度看,他的摄影很随意,整体质量不是很高,但他很勤奋,而且从一开始就有自己整理图片、编辑图片、发布图片的意识。他告诉我,照片分享才有意义。从这点来说,他就比很多拍摄多年的摄影师高出一个段位。虽然他现在的作品还有些稚嫩,但假以时日,他肯定会成为一名小有成就的摄影达人。
一棵树,都曾经是树苗,都有过一段稚气、憋闷的小时光。虽然暂时会生在先行者的阴影和夹缝里,但是只要坚持扎根,坚持吸收丝屡阳光和点滴雨露,不断拔节生长,终会长成大树,参天矗立。
比尔、薇薇安•迈尔、钱海峰、吕凤霄、刘振金、林凯……这些草根摄影人的逆袭,本身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像一道又一道闪电,划破梦想的夜空,指向黎明。
你看,那些坚持每天拍照(创作)的人,都是很厉害的普通人,他们走路带风,光芒万丈!(韩志/文)
(声明:本篇文章由“韩志志”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