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北京的书不少,但唯有老北京人写来才更真实,更有味道。亲历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相比于引经据典、道听途说,自然有不可替代的说服力。陈鸿年先生的《北平风物》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由老北京人写的关于北京的书。
陈先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北京人,对这里的生活再熟悉不过。因缘际会,后来离开北京,去到台湾,从此海天相望,关山暌隔,往日的寻常,成了珍贵的记忆。仔细回味中,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格外多了几分美感。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幅生动的风土人情画卷,更是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即便是他乡人士读后也倍感亲切。
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来说,故乡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一定是它的独特之处。《北平风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把抽象的“老北京味儿”写得非常具体,从生活、名胜、节令、行业、食物五个方面,描写了老北京特有的风情。从陈先生的文字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北京的不同。老北京浓浓的人情味,名胜古迹的繁多,四季分明的气候,行业百态的有趣。时不时地透露出北京特有地域文化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每一位热爱故乡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散发出的情感。这种情感,因为精神上的共鸣,很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具特色,由于时空的阻隔,陈先生的文字得以保留了更纯正的地域特色。大量北京话特有的词汇,加上儿化音,还有加上不时冒出的歇后语,透露出浓浓的京味儿,是对内容的有效烘托,极好地再现了老北京风貌。可谓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作者的普通平民视角,也是关键所在。只有普通百姓,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生活内容,才会对日常生活了解如此细致,描写透着质朴、亲切、生动,没有丝毫的考据、雕琢之感,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比如,在写吆喝声时,这样写道:“在三九天的寒夜,晚饭以后,到睡觉以前,这一段时间,炉子里冒着挺旺的火苗儿,女人们坐在炕上做活儿,学生们温习着功课,大人们谈着话,在街头巷尾,常传来:喝了蜜的呀,柿子萝卜、赛梨啊……”一幅生动的围坐消寒图,许多普通家庭常有的场景,读来让人倍感温馨。像这种细致的生活化描写,书中比比皆是。
这本书不止有趣味,还能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一些当时特有的风物,像戏园子、老城的建筑、夏季的天棚、当当车、花儿市集等,现在早已从生活中消失,陈先生的文章作为第一手的资料,对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民俗等,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正如序言中所说:“在陈先生的心中有一个活着的北京。然而这个北京已经永远的消逝了。”现在,很多人的故乡也已经或者正在消逝。即便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可以像陈先生,描绘下它曾经的模样,全方位地记录一种美好,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