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的仲裁机制,是Block. One的创新之举,在当前的区块链世界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非常少见的。
EOS的这套仲裁机制与我们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说、但偶尔接触到的仲裁机制大体类似,实际上在整体思路上就是借鉴的目前链下常见的仲裁规则。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有,而且区别很大。本文只选取其中一个较为基础、一个较为根本的区别,作简要比较。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研读EOS仲裁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
1. 从适用范围上看(这个区别比较明显)
EOS宪法下的仲裁规则的适用范围是特定的,是一套适用于其生态系统中各方参与者(包括买币的人、卖币的人、超级节点、备用节点、dApp开发者等)的治理规则,Block. One通过其设定的规则向各方参与者提供争议解决服务。抛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去中心化的特质不谈,这个仲裁的功能同淘宝提供的争议处理机制功能类似,都是为了在系统内实现定纷止争,只不过换了些名称——淘宝叫“争议处理规则”,EOS叫“仲裁规则”;淘宝上的争议处理人员叫淘宝客服或大众评审员,EOS上的争议处理人员叫仲裁员。
而链下常见的仲裁规则,以我国为例,不管是天南海北哪个仲裁机构制定的仲裁规则,适用范围都很广。通常的民商事争端,只要双方同意选择我国某个仲裁机构、按照约定的仲裁规则申请仲裁,一般情况下都能够适用。如因EOS的交易发生了争议,除了可适用EOS仲裁规则进行仲裁外,也可以申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2. 从裁决的效力上来看(这个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尽管Thomas Cox表示,他们正在确保根据EOS仲裁规则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约束力,并相信裁决结果可以跟链下世界的仲裁裁决结果具有同等地位,可以被《纽约公约》的缔约国承认和执行。但在笔者看来,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在中国(也是《纽约公约》的缔约国),EOS的仲裁结果不具有终局性,不具备申请法院认可和执行的强制执行力。这就好比亚马逊自己创设了一套仲裁规则,买卖双方发生争议后,决定按亚马逊的规则提交仲裁;裁决作出后,一方赖皮,另一方拿着这个裁决结果,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你觉得法院会怎么看、怎么办?
一个商业机构自己制定的纠纷解决规则,在自己的运营体系里运转就好了,这事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或没兴趣做也没人强迫你。你的玩家愿意遵守你的游戏规则,愿意接受你的争议解决服务,愿意尊重相关人员根据你的规则作出的决定,这都属于你们的自由意志,没必要管,也管不过来。但是要司法机关认可这个决定(不管这个决定的作出者是谁,是叫仲裁员,还是叫客服;也不管这个决定者是怎么产生的,平台指定的也好,争议双方推选出来的也好),并动用国家机器保障这个决定的效力,没那么容易和简单。不然,法院的门槛会被踩烂的,法官们没有AI的协助也是忙不过来的。
那法院不认可这个决定、不给执行怎么办?此路不通,还是请回到传统的路上来,去敲链下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门,有冤的喊冤,有苦的诉苦,记得带上之前的那一纸裁决(裁决不在纸上?那电脑或手机上总能显示吧),这好歹也是个证据,有助于讲事实,摆道理。如果法律依据明确(法律依据明确吗?恐怕并不明确!EOS是不是中国法律明确保护的财产,这个币律之前的文章提过),证据确凿,你应该有机会胜诉。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还耍赖,你可以举起判决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但最终是否能强制执行到?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在区块链领域中尝试制定和应用仲裁规则,虽然目前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这样的尝试,实际上意义深远。链上仲裁基于其便捷、高效、证据存证不可篡改、低成本等特性,取代传统世界中的链下仲裁,也是未来一个可以期待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