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被人们评价为鲁迅先生众多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一本,它对于我们后世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于是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认真的读完了这本书。在这期间,我仔细品味书中的每一段话,只看了一遍,我便被这本书所深深吸引住了,同时我也为文章主人公感到非常的心酸与无奈。
在整篇的文章之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常常用过去的事以及将来的事来掩盖他此时生活的不幸,他经常贬低自己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顺便赞美一下自己。当受到别人对他的屈辱时,他便使出这种方法来掩盖他生活中的不幸,将屈辱忘却,回到自己的家呼呼睡大觉。总之,它的精神胜利法对于他自身来说,他认为是一种炫耀的资本,是别人应该向他学习的地方,但对于其他的有良知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种屈辱,鲁迅先生就是想通过对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性格的描写,揭示当时整个中国国民的现状,中国人当时之所以被其他的国家看不起,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胜利法在作怪。中国人民一直都在认为我们国家是个大国,其他的国家都臣服在我们国家的脚下,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人已经闯入了我们国家并发动了战争,但是我们中国的皇帝竟然还不知道英国的领土有多大,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当时清朝的一位将军前去参观英国所制造的大炮,看到之后,他说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有这个东西和没有这个东西都是一样的,可见我们中国当时是多么的自满啊。这种想法不就和阿Q的精神法一样吗,他也常常对于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而感到不屑,依旧和平常一样我行我素,多么的可笑而又可悲啊!
文章中还有一个令我感到悲愤的片段,那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对于革命的态度。刚开始,他认为进行革命就是众人对于朝廷的反对,就是造反,所以他对于这种做法是非常的憎恶的。但是当他听说当革命进行时,会让城中做官的人感到害怕,所以他便又产生了想要革命的想法。于是,在小说中,他便成为了当地第一个希望进行革命的人,但是他心中的革命是指推翻清政府对人民的统治,建立明朝的政权,可见他对于革命的前后的态度的转变,并不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思想的觉醒,而是要满足自身所需要的罢了,他认为只要完成了革命,他就随意的去拿朝廷官员所拥有的东西,那些老爷们的地位会降低到最底层,而他的社会地位会不断地提高,代替他们成为新的老爷。这种思想正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产生的,他们的思想中一直充斥着君和臣的关系,他们认为君和臣是绝对存在在社会中的,即使会有反抗,但是实际的社会性质并不会有所改变,所以他有这种想法并不难理解了。
其实阿Q这样的人,在那个封建落后,思想愚昧的时代还有很多,他只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人物。其实在当时的时代中,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当时有文化的人很少,因此并没有多少人可以看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对于我们当代的人来说,这本书有着很大的文化价值,同时也警醒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对于我们这些新时代的人来说,对于文章主人公的教训我们要时刻牢记,希望历史不会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