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二)

人生所有的痛苦不是因为痛苦的事件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让我们身陷囹圄。

你赞同吗?

好多时候,我们和伴侣、朋友、同事的矛盾都是在自己想入非非中,让矛盾激化。心理内耗真的杀人于无形!

《一念之转》书中讲了许多案例,包含我们和父母关系,我们和自己的困惑,以及我们对工作金钱的认识。从这些故事中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人们常说“幸福的婚姻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和父母的关系

作为外地上学工作的孩子,每次回老家第一天是欢欣鼓舞,可待不了多长时间就开始想逃离,就会和父母闹不愉快。网上经常看到新闻说“不回家想家,一回家就吵架,经常和父母一言不合就吵架。几乎我们这一代和父母的关系都是有小别扭的。

父母总是控制我怎么办?

唐歌老师讲到自己有一位朋友对父母控制自己这件事就非常敏感,现在已经30岁了,这件事已经变成了她的雷区谁都不能踩。这位朋友对自己独立的空间非常重视,但是她的妈妈控制欲很强,总会去收拾她的房间,按照自己的安排放置东西。我朋友就会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了,为此,她会很恼火,经常和妈妈在电话里争吵。

后来演变成她妈妈每次去过她家,她都会像福尔摩斯一样看看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被移动或者摆放在别处了,然后发现位置不对就再次打电话和妈妈争吵。这时候,我的这位朋友已经变成自己找不痛快了,她因为抱着“我妈妈不应该控制我”的想法,陷在失去自由的恐慌中不能自拔。

想起了张德芬书中的一句话”不是父母的行为刺痛了我们,而是我们身上带着负能量的钩子,勾住了父母,让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

不仅仅是父母,伴侣也是。老公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我常常就伸出自己的负能量钩子,把自己陷入负面的情绪不能自拔,最后和老公翻旧账,争吵。

如果我们来进行转念练习,这位朋友不带有“妈妈总是控制我”的情绪和想法会怎样?

唐老师给她做了一个假设:如果不是你妈妈动了你的东西,而是一个朋友去过你家几次,帮你收拾屋子把东西弄乱了,你会这么生气吗?她想了想回答说,应该不会这么生气了。

分析:通过唐老师这位朋友的案例,可以发现其实是我们对某件事太过敏感了,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执念,其实可以变得平和和轻松。父母有些行为看似在“控制”儿女,其实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而已。

反向思考

反向思考一下,把“妈妈不该控制我”改成“我不该控制妈妈”,“我不想妈妈控制我”这件事不也是一种控制吗?

我想控制妈妈不让她控制我,这本身也是一种对妈妈的控制。我们每个人都想逃离控制,却时常打着“控制”大旗来行事。

只有我们先放下“妈妈控制我”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妈妈商量收拾屋子东西该放哪里等等问题,而不会被自己的情绪绑架。

再反向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父母现在的行为不正确,我们该怎么控制自己呢?

我们接着看一个案例。

案例:唐老师的一位女性朋友已经30岁了,工作能力挺不错的,她妈妈安排她去银行上班,但是她不喜欢银行的工作,想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她总觉得是妈妈控制她不能去互联网公司工作。

分析:这位朋友已经30岁了,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事业了,她所认为的妈妈控制自己,其实是自己在控制自己。

反向思考一下,这位朋友是不是把自己控制在心理安全区里呢?她的心理安全区其实希望和妈妈一样。当和妈妈不一样的时候,她听到妈妈的话就会感觉到内疚,所以总想改变妈妈,让妈妈支持自己。但是因为老一辈人不懂得互联网,他们认为银行工作才稳定,所以不会支持儿女换工作。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反思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当我们认为别人不该控制自己时,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也有权利,我们不应该控制自己,而是守住自己的权利。

任何困难即使不被父母理解、接受,你也应该寻找自己的真理和理想。

父母应该接受我们的建议吗?

唐歌老师有一位朋友,妈妈被查出来癌症。后面的时间不多了,但是这个朋友的妈妈每天仍然拖着病体做家务,朋友非常心疼,不愿意妈妈继续这样劳累了,每天会因为这个和妈妈争论,但是妈妈并不听她的,这个朋友为此非常痛苦。

唐老师就让这个朋友试一试转念练习,当我们认为父母应该接受自己的意见时是什么感觉?

我们总想说服父母、总想跟他们争执,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时间都花在了争执上。

当我们对父母没有那么多要求时,我们会和父母怎么相处?可能会很平和、很理解父母。

像汤老师的朋友,与其纠结妈妈该不该接受我们的意见,不如把时间用在表达爱或者帮妈妈一起去做家务。

本来,妈妈时间就不多了,为什么还总尝试改变老人呢?她已经70年没有改变了,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了。

类似于唐老师这位朋友的情况,我们可以尝试把“家人应该接受我的意见”改成“我应该接受家人的意见”,我们应该接受父母的意见,如果他们喜欢干活就让他们去做,因为这是他们和世界相处的最好的方式。

我应该接受自己的意见吗?

很多人潜意识认为只有父母过的好自己才能好,如果父母过得不好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好,自己也就过不好。这其实是一种“共同受苦”的意识。

唐老师曾经有一个员工,是来自农村,因为是做程序员的工作,工资还不错。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用到比较好的手机,他用工资买了四千左右的手机,结果回到老家被家里人数落一番,家人认为他太铺张浪费了。返回北京后,这个员工就感觉自己背叛了家人,精神状态一直不大好。这位员工也不是什么虚荣的人,但是因为家人的指责、批评,他完全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兴趣,变得谨小慎微,萎靡不振,这其实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容易陷入到的一个“我们要共同受苦才是忠诚”的意识。

想起我的妈妈,在农村干活了几十年。我和弟弟成家后,都让她们不要种地了,辛苦不说,还没有收成。我每年回家都给她们拿钱,但是即使炎热的夏天,她也要下地干活。打电话劝说无效,当面劝说无效,我自己也生气,却也于事无补。想想他们几十年的劳动习惯了,不让他们干活也会让他们闲出病,那就尊重他们的价值观,顺其自然吧。

想起我刚毕业回家穿着新衣服,就会被村里人评论“到了城里都变时尚了”,“这该多少钱呀”,“这得我们种几亩地”,各种评论让我觉得自己好虚荣,以至于我每次回老家都要换上老家得旧衣服,才能觉得心安,免受村里人的指指点点。

网上经常看到某个明星发个微博/朋友圈,晒一下新买的奢侈品,下面就有各种评论“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吃不上饭呢。”一些组织发起捐款赞助活动,也会有网友评论:“捐款赞助有用吗,怎么不在贫困山区捐个学校呢?”

这些网上的谩骂并不会伤害那些真正虚荣的人,反倒会伤害那些内心有良知的人,会阻碍他们去享受这个世界。

既然在城市里生活,要允许自己和老家的价值观不一样。老一辈有他们一生的价值观,我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生命就是超前的,我们也要孕育自己的下一代。

如果我们的意识里总有那些“应该”“不应该”,就会屏蔽了爱,我们会觉得自己被绑架、被束缚,不敢享受生活,觉得享受生活就是背叛父母,背叛他人,这也是一种控制。

这时候,转念练习给了我们一个进入内心的机会。我们一直在寻找自由,我们以为爸妈不要控制我、爸妈过好我们才能平安。而其实自由一直存在于我们心中,当我们感受到它才是真正的回家。

我们最大的“仇敌”可能就是自己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伴侣就是自己的“仇人”,尤其是婚后。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让我们如此心烦、讨厌,总会挑自己的毛病,总和自己产生矛盾。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同事、领导或朋友等是自己最大的“仇人”。

当我和老公吵架时,我会指责他“乱扔衣服”“不帮助我拿东西”“不教孩子把玩具归位”

而当老公指责我时候,我就会辩解“我这是为孩子好”“我这是让孩子学会自立”

你有没有发现呢?

我们总是指责对方的行为错了,但我们在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常常会辩护动机。

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能多考虑对方的动机,多反思自己行为给对方带来了什么麻烦,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否会融洽许多。

吵架时,我们最爱说:“你应该考虑我的感受!”反向思考:我应该考虑你的感受。

“我是好意,你怎么能这么对我?”反向思考:你是好意,我不应该这么对你。

通过转念练习去反思,我们会发现:我们最需要的老师,就是生活中跟我们针锋相对的人,比如伴侣、父母、孩子、朋友,这些都是大师。他们总会指出我们不对的地方。而转念练习会帮助我们发现自己,越是话语刺耳就越说明这是真相,因为只有要揭穿真相我们才会那么愤怒。

当我们看到这个“真相”时候我们就成长了。

《全脑教养法》中讲到生存时刻可以让孩子真正地成长,所谓生存时刻就是很烦恼、痛苦、情绪崩溃的时刻。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跟别人争执时,就是让我们痛苦的时刻,就是心智的成长。

与别人的争执,何尝不是跟自己的争执?

他没有尊重我,我没有尊重他。

他不懂关心别人,我不懂关心别人。

他傲慢,我傲慢。

没有任何人会抱着 “我对他错”的想法却不痛苦,因为这时候我们已经被二元对立割裂开来了。

我们到底要“对”还是要自由呢?

为何总会看到或者听到很多智者待人友善、谦卑?

其实他们并不是为别人着想,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高尚品格,而是为了自己的内心清明, 随时都能够一尘不染地重新出发,这是活得自在的最有效的方式。

真正的智者会认为,自己的友善和你无关,我是为了照顾我自己。佛不度人人自度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反向思考化为行动

你有没有尝试对着曾经不尊重自己的人说“我以前也没有尊重你”?

你有没有尝试跟那些你认为不够理解你的人说“其实我以前也不理解你”?

作者讲到自己的儿子也曾经偷窃,后来也做过很多事情想去弥补自己的过错。他会在购物后付完钱又把衬衣挂回去了,他还曾经向被偷的商店的经理检举自己的行为,但是经理不相信他,警察也说必须得提供证据才可以。

后来,作者凯蒂与自己的儿子“发明”了一个游戏,叫做“默默行善”。用不为人知的善行来弥补自己内心。比如,他们看见小孩子想买东西钱不够,就假装钱掉了,让小孩子用捡到自己的钱买东西。

其实我们生活里面那些矛盾、那些计较、那些对别人的不满,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计较、对自己的不满。我们最大“仇敌”不是伴侣、朋友、同事、领导,而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慷慨地对待别人,也是对自己的慷慨。

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佛学中所说的“对世界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宽容!”

我们的心有多广,真的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包容和接纳。

事业和金钱是人人追逐的话题。有些人会认为事业和金钱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如意且收入少。不过,这是一个事实,难道也和自己的想法有关系吗?

第一个问题:“必须有钱我才能幸福?”

有人说,现在的医疗保险、孩子教育、房子车子都需要钱,有钱才能让自己有安全感。有钱确实能让生活变得美好,但是当你抱有“必须有钱才能幸福”的想法,我们就不会感觉快乐和轻松了。

这个恐惧和压力来源于哪儿?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没有钱不能负担孩子的学费、不能负担月供等等而焦虑,本质上是你的痛苦让你的内心不再平衡而导致的。

如同唐老师讲到自己做读书会,需要大量的时间坐着看书,如果他很在乎自己做的沙发的价值配不配的上自己的身价,比如坐了100块的沙发,就会心里不平衡,会觉得10万块的沙发才配的上自己,那就会感觉痛苦,不能安心看书、准备讲课内容了。

其实,如果我们用转念练习去反思一下,行住坐卧皆是修行,100块钱和10万块的沙发,坐起来并没太大区别。那我们的内心就会是平静的,我们就更有效率去做事,并把事情做得更好。当我们心理状态达到平衡后,才能更有效率。

反向思考:我幸福,才能有钱。

“必须有钱我才能幸福”可以改为“必须我先幸福了才能有钱”。我们必须要安在当下,就是一个幸福的状态,当我们内心平静,做事又有计划又有效率,金钱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换一个角度看,事业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单凭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

正如读书会能够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是赶上了这几年国家、文化、互联网知识付费等各方面的的机遇。

第二个问题:“必须要有压力,才有动力?”

很多人怕“没有恐惧”,以为动力是来源于恐惧和愤怒。事实上,即使我们没有压力,也依然会喜欢金钱,因为它可以买来喜欢的东西,可以买来时间,可以换来自由。

我们的压力也许能给自己带来一些赚钱的动力,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因素可能更多。王子复仇这样绝地反击的故事非常少,而且成功的故事也是不能被复制的。有的人的成功可能并不来源于压力,而是他与压力能够和平共处,即便在压力下也能控制好自己。

有意识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理状态。

唐老师的朋友是一位高管,因为和之前的公司合作不愉快被辞退了,后来他决定创业,需要向朋友们借 1000万元钱。据他说自己接了2亿的大单子,这次创业也是为了做些大事情证明自己的实力。

唐老师建议他做好公司运营的数据测算,评估后再进行后面的工作。但是他完全听不进建议,已经陷入到王子复仇的故事里了,无法冷静地分析眼前的生意,陷在自己盲目冲动的情绪里出不来。所以压力未必能生出动力,反而可能带来眼光的浑浊。

第三个问题:“必须有对立,才能有力量?”

不同的公司之间,公司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因为价值观不同而对立。

如同环保公司的人看其他人都觉得不环保,因为这样对立他们才会觉得有干劲儿。

想想我们这些俗称科学育儿的父母,往往会看不惯普通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常常为他们散养孩子的方式感到不可思议。

当我们在沙漠欣赏大漠风光,忽然发现一个罐头瓶子,会埋怨:“这是谁干的?没素质!”“太不环保了!”当你认为东西不该出现在这儿就会埋怨,但是其实罐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二元对立,就会生出很多的负面能量。

参加我们的读书会的妈妈们,学会了一些生活的智慧或者方法,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学到新的方法和智慧,就对不科学育儿的妈妈生出愤怒。

读书会最大的修行就是接纳周围的所有的东西,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群体里,而不是与他们割裂开来。当我们与他们隔离的时候,就与自己割裂了。其实所谓的对立并不是力量的来源。

我们可以没有对立,心智清明的把罐头瓶子捡起来放到包里;也可以心智清明的去按照自己方式带孩子,而不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也可以用自己的沟通方式,不去控制别人,而是接纳别人;还可以在别人控制你时一笑了之。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一个良性状态。

人并不是有钱才能幸福,也不是要有压力才有动力,更不是有对立才能有力量。当我们破除这些观念,做事的效率会很高,头脑会更加清醒,与别人的合作也会非常顺利。从长远来看,工作和金钱就不会是我们的问题。

放过周遭,也就是放过自己;对周围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我们会发现神清气定,自有一股清流注入心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4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07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0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5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7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9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6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8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6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355评论 2 14
  •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家庭的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于是,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特别农村更为突出。 我们通过长久...
    镜心源阅读 328评论 0 0
  • 不知道我的电脑为什么还处于2010年? 自动跳出来的日期竟然是2010年6月9日, 还能回去到那时候吗? 回不去了...
    小索同学爱码字阅读 255评论 0 2
  • 觉察自己呼吸时那种气息流动的声音好感恩,真我的运作
    一切的力量都在爱里阅读 140评论 0 0
  •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如今的美好世界也是在向着好的方向一直改变和变化而来的。 一日闲聊间忽然起心动念,想要拉着圆姐一...
    方土令阅读 1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