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解】:
- 妖:艳丽、妩媚。
-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 芙蕖:即莲花。
-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 京城:指唐朝的京师长安,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韵译】: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
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
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评析】:
此诗是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手法独特,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
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前两句用的是抑彼扬此的手法,为牡丹的出现作铺垫,
诗的开始两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诗人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芙蕖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三四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笔锋一转,从正面赞颂牡丹。“唯有”一词,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偏爱。“国色天香”则成了当时对牡丹的定评,也为后人所乐于接受和沿用。但此诗却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仅说“花开时节动京城”,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
全诗短短四句,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end
品鉴经典,在诗情画意中品味人生。如果你也对诗词有感觉,请点亮下面的小红心,鼓励我继续带你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