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国产青春片在被韩国电影吊打之后,又被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分分钟教做人。
有人说,导演是用谍战片的手法,拍了一部青春电影。
确实,《天才枪手》镜头叙事酣畅淋漓、结构紧凑。
不仅是如此,《天才枪手》更大的优点,在于留白。
导演的野心,远远不止讲完一个故事。
他还给我们观众布置了课外思考作业——
我们成年人对下一代有没有以教育之名,行傲慢之实?
遵守规则的唯一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不被追责吗?
如果不追责,那就可以不用遵守了吗?
今天我们对于阶级的焦虑,会怎样地重塑下一代?
作弊是一种挑衅,这种挑衅下另有真相。
人生和电影里的考试一样,即便有外挂、即便能作弊,如果没有正直和坚毅加持,你依然没办法通过自己的毕业论文答辩。
01 教育的本质
“这个世界,我说了算。”
国产青春片为什么总是被吊打?
很大程度,那些所谓的打架堕胎的情节设置,都是成年人对少年人居高临下的臆想。
这种不尊重事实和受众的电影,注定是无法得到认同的。
青春片无论怎么拍,不管是疼痛治愈还是考试作弊,这些情节都只是载体、只是呈现形式。
青春片的本质,其实就两个字:越狱。
这种越狱不仅体现在逃离学校这种地理上的具体坐标,还在于少年们对于已有规则、藩篱的热血反叛、挑战和拷问。
电影里小琳第一次下定决心作弊,是因为发现老师通过考试敛财。
因为正义的缺席、榜样的缺位,所以观众很容易就自我带入小琳作弊的行为,甚至站在小琳的立场上,暗暗希望小琳能够作弊成功。
这个时候,小琳的举动,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作弊,反而成为一种反抗无良、解救朋友于危难的“义举”。
这个时候,观众和小琳一样天然地认为:
所谓的大人,不过如此。
所谓的老师,藏污纳垢。
本该成为榜样的,其实伪善可笑。
本该教书育人的,自己就在作弊。
当观众情绪节奏被导演带起来的时候,理解作弊合理性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一点——
难道用错误,去纠正错误,就是正义了吗?
难道用心虚,去堆砌心虚,就是真实了吗?
今天当我们经历过那个阶段再来回看的时候,当我们再次来回看教育的逻辑,难道我们说的仅仅是那些三角函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世界洋流分布吗?
不。
那些所谓的考点只是“术”而已。
真正的教育,探求的是“道”,是那些穿透你身体、头脑的知识。
使得他们具备意义的,是你往后浩瀚人生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检验,从而获得原理性的认知、具备抵达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种教育,起初可能来自于学校老师、家长,但是,更漫长持久、贯穿一生的是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和自我博弈。
也是这样的教育,让那些小琳、小巴这些或锋利或浮夸的少年,从这个世界,由我说了算的狂妄,变成一个我想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说了算的笃定。
02 规则的冲突
“就算你不作弊,生活也照样会欺骗你。”
在东亚文化圈这个“学历社会”里,考试从来是个全民话题,作弊更是屡见不鲜。
跳出电影的范围,作弊更像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隐喻,它代表的是一片深深深浅浅的法外之地,它所代言的是对通行规则的挑衅。
人类社会为什么要有规则?
因为规则,代表着最大程度的公平。
小琳对班克说“就算你不作弊,生活也照样会欺骗你。”
这是事实。
这个世界如果有明规则,那么肯定存在与之对应的潜规则。
作弊就是这样典型的一种潜规则。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或多或少目睹过这样的情况:有的人靠作弊得高分;有人辛苦复习不及格;有的人一次作弊就被抓住开除;有人多次作弊被人夸是学霸;有的人不敢作弊;有的人不屑作弊……
有人从中看到商机,比如班克从一个认真的模范生,到了电影的最终,想要靠做枪手谋生;
有人在其中游刃有余,像小巴轻佻浮夸的富二代,“不是学校选我们,而是我们选学校”这个口号,竟然让这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呐喊出来,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更有人渐入佳境,如果说小琳第一次的作弊是为了报复和义气,那么后面一次又一次的升级,敲课桌传答案、利用时差作弊、印在铅笔上的条形码这些行动的执行,她简直把作弊当成一项严肃的事业进行操作,对成人规则实施一次碾压级别的嘲讽。
剥离掉作弊本身的道德色彩,每一次对作弊的认知调整,都是少年人进入社会的一次预演。
要加入吗?还是旁观?
去举报吗?还是默许?
电影里要不要作弊的思考,就是人生里要不要走捷径的现实。
捷径走惯了,就会把所有正路,都看成绕远路。
有个词叫守正出奇,放在这里特别合适。
首先你要自己要先守正,当你做人、做事都正的时候,你才能抵抗诱惑,你才能有出奇的机会。
知其黑,守其白,才是天下之式。
作弊还是认真复习?
走捷径还是走正路?
这是每一个在两条路中夹缝生存过的人,都曾有过的犹疑。
是的,走正路比走邪路难多了,可这不构成走捷径的理由。
恰恰是因为正路更难,所以那些选择走正路的人才更厉害。
人一直以来追求的,不就是一个更为强大的自己吗?
所以电影结束,我们那么为班克感到遗憾,不仅仅是因为那个曾经想要屠龙的少年,自己变成了恶龙。
更在于,他本可以变得更好的——
他可以堂堂正正地行走在阳光下,赤手空拳为自己挣一方天地,名正言顺地获得别人的尊重。
03 阶级的焦虑
“我们现在就是失败者,班克。”
电影从作弊这个交叉点上,衍生出两种生活。
一种是电影里的学霸班克。
上半部分是光明,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头像被制成横幅挂在教学楼外;下半部分是泥泞,靠着母亲洗衣服和奖学金才能维持学业。
另一种是富二代小巴。
在学校外面一呼百应、畅行无阻;可在学校里面,仍然要交赞助费、要结交讨好那些学霸,在成绩这道天堑前面跪服。
每个人在这个局里,都是被撕裂的。
个人有个人的苦,个人有个人的业障。
穷人总是为钱的问题感到痛苦;而富人们,依然会为那些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感到痛苦。
《天才枪手》里真实地拍出了,因为贫富差距而产生的阶级分层,它白描了一种常见的场景——
穷人为规则所局限,富人利用规则获利。
可是,这难道是今天才发生的吗?
自古皆是如此。
事实面前,抱怨是没有用的。
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径。
一个人,是不能在自己的战场上做逃兵的。
成年人重要的是学会正面建设——
抱怨现状并不会创造价值,重要的是你了解现状之后,做出的行动。
这辈子都没办法赚到富二代能继承的巨额财产,所以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可以抱着反正也赶不上,我就不努力的心态活一辈子吗?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绝望吗?
不是眼前挡着千山万水,而是一开始,你就斩断了自己的双脚。
自己要走的路,咬牙继续走,不要让情绪压倒行动。
人之一生,不应该只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漫长跋涉。
人之一生,何其短,何其憾,何其无能为力,何其为造化所弄。
又何以前赴后继,为不可推卸者、孜孜以求者百死不悔。
今天我们指出贫富差距、阶级分层这个真相,不是为了臣服于它的脚下,不是为了匍匐于那些所谓社会病灶的复杂性,更不是让自己行走其中,异化为一个怪物——
我们,只是不想辜负自己,辜负来这世间的一趟。
不想辜负胸腔里那些翻滚的、灼热的、让你不得安生的热血。
起点,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重要。
如果你确定了方向,就有无数条路通往你想去的那个地方。
漫漫求索的那个自我奋斗的过程,正像《圣经》里说的——
那门是窄的,那路是长的。